 |
陈承豹 |
 |
陈承豹山水作品 |
赵淑萍 眼前的他,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年轻。莫非,正应了那句“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词意。 为了绘画艺术,他踏遍青山,在崇山峻岭、渔村海岛、旷野田畴留下了踏实的足迹。 他笔下的南国书城、港湾胜景、四明山水,就是浙东大地上一曲曲无声的恋歌。 1945年出生的他,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院)国画系,曾师从吴茀之、卢坤峰教授学花鸟画,师从陆维钊教授学书法。人物画则受李震坚、方增先、宋忠元、顾生岳、吴山明诸教授指点。1980年后主攻山水画,授业恩师为童中焘、孔仲起教授。 他的山水画,传统意境和生活情趣交融,古典意蕴中透露出现代气息,“严谨而松动,丰满而虚灵”,布局的缜密得当和笔墨的概括大气显现出胸中丘壑。表现手法多变,大写意、兼工带写、工笔画等,摇曳多姿,收放自如。 他,陈承豹,号竹溪子、砚香室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宁波画院副院长,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师,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其山水画作品有7次入选全国大展,其中3次获奖。 陈承豹的故乡,是浙江宁海。母亲年轻时擅长传统民间绘画,灶神、门神、钟馗、仕女、动物、花卉、风景……随意落笔就栩栩如生,逢年过节,邻居们经常请她去画门神。陈承豹族中的亲戚,也多有通文墨的,尤其是他的堂叔陈绍祖,能书善画,名闻乡里。耳濡目染,陈承豹从小就爱上了绘画,经常在纸上涂鸦。 20世纪60年代初,他执着地迷恋上传统绘画———花鸟画。他开始临摹《芥子园画传》。当时,他在宁海城南小学任教,宁海中学有一位老师柴时道,年近五旬,花鸟画在浙东乃至浙江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1967年夏天,宁海县教育系统举行“教育革命成果展览”,让柴时道主要负责,筹备展览的办公地点恰好设在城南小学,陈承豹得以做柴老师的助手。在将近一个月的筹展过程中,他不仅向柴老师请教有关展览的版面设计、插图创意、美术字书写等,还不时请教花鸟画技法。柴老师悉心指点,谆谆教诲:“学习中国画的人,必须重视书法的练习,因为书法的用笔与国画的用笔相通,而且中国画必定要用书法题跋。书法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规范艺术,自律性很强,所以要规范临帖,必要时还可以查阅书法字典。”这些话,令陈承豹一辈子受用。后来,他在绘画创作的同时,锲而不舍,一直坚持研习书法。现在,他的行草书法,受到不少人的青睐。当年,柴时道还说了一句中肯的话:“你如选定学习传统绘画为终生事业,以后就要争取到浙江美院去进修,最好是系统地学习几年。”想不到柴先生的这一提议,后来竟成为他“二进浙江美院”的动力。 浙江美院是中国美院的前身,位于西子湖畔,人文荟萃,大家辈出。陈承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随老师们去莫干山写生,莫干山上,幽篁遍地,凉风习习。他亲眼看到李震坚为一位女青年写生,驾轻就熟,尤其是画一头烫发时,大笔浓墨,一卷到底,一气呵成,如此酣畅洒脱!陈承豹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此外,顾生岳的速写用笔洗练,造型精准,神态生动;吴山明的动态速写堪称一流。浙派人物画在全国的中国画教学和创作上有深远的影响,陈承豹被深深吸引,一度,他的创作以人物画为主。 与姜宝林的一次夜谈,在他心里激起了波澜。曾就读于浙江美院、后考入中央美院为李可染研究生的姜宝林,当时还在奉化文化馆工作。一次,姜宝林出差到杭州,住在还就读于美院的陈承豹的学生宿舍,正好在他的上铺。那天晚上,姜宝林大力宣讲美术史,竭力宣扬山水画。陈承豹听得怦然心动,这次夜谈在他心中埋下了山水画的种子。 1980年秋天,童中焘、孔仲起带着一批大学本科山水画学生到宁波写生。那年,陈承豹已经从宁海文化馆调入宁波地区群艺馆。作为学生,他从天童到奉化,一路相陪。正是这一次,他感同身受,对山水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此,他的艺术重点由人物画转到山水画。 艺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元代的黄公望,常常携带皮囊,里面放着画具,一遇到山中胜景,就拿出画具,摹写下来。清代石涛更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陈承豹常常以此自勉。他背着画板,跋山涉水,深入莽莽的四明山腹地,竹海听涛,林下观泉,看晨昏雨雾,赏霁月风光。他在瓯江卧船听雨,在佛地朝暮赏景,到黄山攀崖探险,到峨眉登道览胜……他积累了数以千计的写生素材。所经之处,不仅用笔墨,而且用文字来描绘大自然绮丽的景观。 生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只有搜妙创真,才能胸有丘壑、下笔如神。陈承豹还长期浸淫于散文、诗词、音乐之中,故而他的作品散溢着清雅的文人气息。同时,他又追求时代精神,力求打破程式。在四明山中,他欣赏着竹海中山民的房子,红色的瓦顶,白色的墙垣,高高的墙脚用拙朴的石头垒砌,这是由于山村地形原因而呈现出的一种房屋特征。这种刚健朴素的美,让他兴奋不已。“为什么山水画中的建筑物一定是残垣破舍呢?以新房子、新事物来表达我们这个时代不好吗?”1989年,他以四明山为题材的画作《山家》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获省优秀奖、市一等奖。四年一届的全国大展,很难攻克,因为,从事山水花鸟画创作的画家太多了,如果在表现风格、主题和笔墨技巧上没有个性和新意,又怎么能够打动评委呢?而让评委动心的,恰是由于他深入生活从而在画作中充溢的生气和灵气。后来,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一路春风》《茶乡春早》《南国书城》《港湾之晨》《集装箱走向全国》等,无不透露出浓浓的时代气息,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恋乡的情怀和向上的精神。 在陈承豹的书房里,摆着他自绘的兰花和几幅山水画。看着那幽姿雅韵的兰花,你会感到心灵的馨香;看着那意境深邃的山水,你会感到人生境界的旷达。水远山长看不足,天高地阔乐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