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巩固国家卫生城市

大力建设健康宁波

  月湖
  供路人休息的厕所。
  现场环境检测。
  四大水厂都采自国标Ⅰ—Ⅱ优质原水。

  本版撰稿 蒋炜宁

  您可曾留意宁波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16公里的三江绿道如一条绿色的飘带恬静地系在城市的脖颈上,供宁波市民休闲欣赏;一座座织就霓虹的大桥在夜晚点亮宁波人的新生活。一座座花园式住宅小区在樟树剪影下拔地而起;一条条经过整治的马路车水马龙,美丽着人们的视野,绿树成荫的街道,文明礼貌的宁波市民,无不在诠释宁波的外在变化和内在变化。

  在这座恬静、温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宁波人民用创卫的彩笔抒写一幅蓝天、白云、绿地、水清、人和的美丽画卷。

  国家卫生城市

  复审迎检“保卫战”

  自2004年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后,我市于2007、2013年分别两次通过复审,由全国爱卫会重新确认命名。这次,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向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进发!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巩固和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放在重要位置,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开展了“提升城乡品质、建设美丽宁波行动”,实现了全市域人居环境、功能品质、特色景观、人文生态的全面提升,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美丽中国”的先行城市。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品质明显提升。

  一是全面实施清洁空气行动。开展了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工业大气、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及农业废气污染防治等6大专项行动。

  二是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城市供水事关国计民生,保证清洁安全的生活饮用水,是几百万市民群众健康生活的基本需求。“五水共治”成效明显,实现省、市、县、乡四级1929条河道“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制定落实“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一批省定重点项目,如排水管网清淤、积水点改造、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等均提前完成任务,并以96分的高分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累计投入10.7亿元,提前一年完成“清三河”治理目标,累计消灭垃圾河282.3公里、治理黑臭河646.7公里。

  三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耗消费总量“双控”制度,强力推进各大火电厂脱硫脱硝减排工程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管网建设工作。

  四是全面实施城市环境提升工程。每一座城市的地面、建筑物的立面、城区内河的水面,犹如城市的脸面,这三张面孔干净不干净,首先反映出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是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首要任务。城区道路清爽行动覆盖1211条,清扫面积达3694万平方米,机械作业车辆299辆,环卫工人6600余人,一、二级道路机扫率达85%,市民满意度稳定在85%以上,城市道路保洁水平明显提升。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北仑区光大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投入使用,鄞州区垃圾焚烧厂已开工建设。厨余垃圾日均收集处置量突破60吨,全面完成省里实事工程目标。与此同时,我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在市区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中心城区31个街道456个小区约25.18万户家庭参与分类,分类收集覆盖面达66%。

  城市公厕是城市重要的环卫基础设施。近年来,环卫部门按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产品节能、环境舒适的总体设计要求,不断提高公厕建设管理水平,中心城区共改建公厕117座,新建公厕17座,全部实现免费开放。除了提升硬件水平外,还开展综合评价公厕服务水平,实行星级管理,以提高服务水平和市民满意度。

  园林绿化创出了精品特色。城区绿化按照“增绿量、建精品,上规模,创特色”的思路,抓了一批市区公园、休闲广场、河岸水体绿化工程,重点在绿化改造提升、绿地精细化管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展现城市新貌。

  菜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是提升城市卫生文明形象和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根据省、市政府要求,我市实施以“信息化、标准化”为重点的菜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为市民创造了良好的菜篮子商品购物场所。

  医改促进健康宁波建设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些年来,宁波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市民健康水平,着力打造健康宁波。去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81岁,比2010年提高了1.5岁;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婴儿死亡率2.0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2.89%。,均提前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已达中高收入国家水平,在全省、全国均处于前列。

  这得益于宁波不断深化的医改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从2010年的25元提高到2015年的60元,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为91.2%。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不断加强,完善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应对“菲特”台风特大洪涝灾害、人感染H7N9禽流感、登革热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卫生应急能力经受了住了考验。“十二五”期间,全市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比“十一五”下降了39%。慢防精防工作成绩斐然,已创建国家级(省级)慢病防控示范区10个,创建工作居全省前列。精神卫生工作取得新进展,我市被列为浙江省唯一的“国家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城市”。急救采供血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目前,在我省率先实现了全市独立建制急救机构的全覆盖。2015年,我市还荣获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这已是我市连续13年、第6次获此殊荣。卫生监督能力水平明显提升,在全市102家体检机构全面启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在线考试系统健康体检登记证模块,进一步扩大生活饮用水在线监测网络,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进一步强化学校卫生、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传染病防治、打击非法行医等各项监管工作。病媒生物防制绿色高效,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密度,防止媒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我市持续深化公共环境除“四害”市场化运作机制,积极推广绿色PMP防制工程技术,开展了第三方密度检测和效果评价工作。

  开展有特色的爱国卫生和健康素养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一直以来是宁波巩固国卫城市工作一大亮点。我市成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协会,利用并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每年我们根据世界卫生日宣传日、无烟日、爱国卫生月等主活动题举办大型广场宣传。并与宁波市委组织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合作开设“健康大讲堂”等栏目,在市直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健康进机关、文明我先行”活动,并在全市实施了健康促进百千万工程,不断深化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形成了一系列特色鲜明的健康促进品牌。

  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我市借助体育创强平台,加强政策保障,在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服务和国民体质监测等方面加大投入,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从年初的迎新年元旦万人长跑、群众登山大会到年底的飞镖大赛、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正以不同的形式贯穿全年,点亮全民健身的光芒。

  目前,我市体育强县(市)区达标率达到80%以上,体育强镇(乡)、体育先进街道达标率100%。北仑区跻身全国20个全民健身示范试点城市(区)之列,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县级区和浙江省唯一入选单位。

  卫生街道创建引入健康元素

  一座城市就好比一张拼图,它是多个街道为区块组成的,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的具体工作落实到街道,发挥块块作用。

  2004年9月,市爱卫办制订下发了《开展创建星级卫生街道的通知》和《宁波市卫生街道考核评分标准》,在全市开展创建星级卫生街道活动。星级卫生街道标准既是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缩影版,又更侧重于背街小巷,社区、单位卫生保洁,健康教育,除四害工作,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监管等具体内容。活动开展后,取得市、区政府和市属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市财政落实了专项奖励基金,各区等区政府也专门列支了卫生街道创建的配套奖励补助经费。

  市爱卫办严格按照申报、调研、暗访、考核、命名等程序进行评审,并加强创建后日常暗访督查,实行动态管理,对滑坡严重,整改不力的街道实行诫勉谈话、降低星级评定直至摘牌等处理。星级卫生街道创建作为一个连续创建活动,成为我市巩固发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的一个有力抓手。部分街道结合卫生街道创建巩固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化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取得明显绩效。目前中心城区43个街道市级以上卫生街道覆盖率达93%,并已创建浙江省卫生街道10个。目前慈溪市、余姚市已正式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活动,鄞州区龙观乡等四个镇已申报创建国家卫生镇。

  在卫生街道创建中融入宁波元素,推行健康街道建设。镇海庄市街道不仅加大日常健康设施设备投入,还培育特色健康细胞。以医院、学校及社区的健康促进行动为重点,针对特定人群,开展持续有效的健康教育,培养科学健康的意识及行为习惯。在辖区村(社区)共设置了40余块健康教育宣传板,结合时令至少每二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随时向群众宣传健康知识。结合街道生态林带新建健康休闲步道,共计16.5公里,并于步道两侧设置了10块健康宣传教育板。推进健康食堂建设,以街道办事处食堂为试点,宣传健康膳食、平衡膳食的理念,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培育扶持街道悠乐中心、优生优育早教中心、绿轴体育公园、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中心、康健互助阳光社、健康促进中心等“健康细胞”,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突出庄市特色和健康教育元素的结合,增强场所的健康教育功能,为健康街道建设奠定基础。中河街道开展全民教育,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教育讲师进社区,健康宣传版巡展,还有健康宣讲资料进家庭,此外以社区、高血压俱乐部、糖尿病俱乐部为载体定期培训,通过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健康教育受众达到6万多人次。据统计,全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知晓率达到9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0%以上。

  卫生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我市在《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健康宁波目标。今年3月,我市被全国爱卫办列入开展健康城市评价试点城市之一。宁波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创卫工作力度,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蓝天碧水间,一座古老文明的城市、一座现代时尚的城市、一座以绿色作为发展坐标的城市,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正朝着健康宁波、美丽宁波、和谐宁波的目标进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