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时评/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结亲情 联结梦想

———市侨联创新履职工作综述

  四年间,走访调研侨(留)资企业1500余家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340多个;五年间,邀请350余位海内外留学人才携带近230个高科技项目,与近千家民营企业洽谈对接……

  走出去、请进来,宁波市侨联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为我市和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架起一座手拉手、心连心的桥梁。

  本报记者 王 佳

  多渠道 传送中华文化

  “7000年前,我们祖先就如此智慧,种稻,挖井,建屋。”在2015“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活动现场,30多位来自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意大利、柬埔寨等国家的华裔与中国香港青少年,展开了一次奇妙的“寻根”之旅。

  近年来,市侨联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民间性、涉外性作用,通过各种活动,拓展海外联谊,传播中华文化,讲述宁波故事。

  “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是市侨联精心打造的一项主题活动,将服务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需求、弘扬中华文化与加强中外友好融为一体。去年是首次活动,夏令营的营员们近距离感受了祖国发展巨变,领略了家乡风土民情,惊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立志要成为中华文化的海外继承者和传播者。

  宁波帮博物馆,作为全世界“宁波帮”的“情感地标、精神家园”, 感召了诸多海内外“宁波帮”人士来此寻根,激发了一批又一批新老“宁波帮”继续帮宁波的精神情怀。宁波帮博物馆的建成和开馆,凝结了市侨务部门的心血。建设之初,市侨联广泛联系海内外宁波籍人士,争取他们对“宁波帮”博物馆的支持,去年,成功申报宁波帮博物馆为首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助力这一乡情乡谊交流平台的同时,也使宁波帮博物馆成为弘扬宁波独特地域文化的一个窗口。

  文化大树能茁壮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市侨联做了有益的探索,组织各县(市)区侨联创建申报“宁波华侨中华文化交流基地”,目前,已有11个县(市)区的19个项目进行了申报,其中,不乏为海内外华侨所熟知的重要文化遗存,它们正成为向海外展示宁波魅力的“文化磁铁”。

  文化交流也是缔结友谊的纽带。2016年春节,在市侨联的积极争取下,中国侨联品牌活动“亲情中华”走进了余姚,全市各级侨联、归侨侨眷、海外社团代表、留学人员代表和当地群众1500余人欢聚一堂,观看充满浓郁中国风情的表演,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近年来,市侨联积极发挥“留联会”、“海(留)创会”等作用,举办各类联谊活动260余次,2.43万余人次参加,联络并接待海外侨领、侨商、侨团100多批2000余人,文化活动使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和留学人员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请进来 为侨胞建平台

  去年6月,总投资1亿美元的“宁波华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落户鄞州,这是几年来荷兰侨商傅旭敏在宁波投下的第5个大型项目。

  傅旭敏与宁波“结缘”,除了宁波良好的投资环境,也“源”于全市各级侨联的“牵线搭桥”。最初,市侨联获知傅旭敏有意在宁波投资兴业,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帮助解决项目用地等实际问题,积极为其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在产业分析、风险评估等方面给予支持。每次项目落地,全市各级侨联通力做好协调服务。

  何旖莎,毕业于英国伦敦卡斯商学院的金融硕士,2011年回国创业,通过五年不懈努力,将公司经营成为一个年营业额超1.7亿的企业。我市侨联部门穿针引线,牵线搭桥,选择回归故乡的她,将总部从无锡搬迁到镇海。

  进入新时期,宁波的发展为海外侨胞和海外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宁波的建设也需要海外精英人才贡献力量,市侨联相继推出了包括“甬港澳台青年华商创业创新合作论坛”在内的一系列品牌活动。

  2012年至今,“甬港澳台青年华商创业创新合作论坛”已分别在宁波、台湾、香港等地成功举办四届,“论坛”主题从创业创新经验分享,拓展到“宁波帮”精神传承、高科技项目推介、新兴产业专题交流以及“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和商贸创新等,累计近1000位甬港澳台青年华商参与了活动,并促成多个项目成功签约。

  以服务带动新侨创业创新,以新侨创业创新助推宁波经济发展,市侨联通过浙洽会、消博会、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经贸活动,延请海外侨商来甬交流洽谈,促成各类经贸项目在宁波落户。去年年内,由市侨联牵线搭桥继而促成、或达成投资意向的有意大利欧洲城及多多意购跨境电商实体店、加拿大侨商中加国际中医心脑血管病诊疗中心、美国侨商反渗透水过滤技术等项目。2015年,全市侨联引进各类项目82个,总投资额逾40亿元人民币。

  海外人才需要创新、创业的舞台,宁波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市侨联依托留联会,集聚侨界智力资源。去年11月,市侨联以组织召开市第五次“留代会”为契机,梳理宁波留学和留学回国人员的“家底”,编印《宁波海外学子》第四辑。

  与此同时,全市各级侨联和留联会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宣传我市留学人员情况及宁波的引才政策,与海外华人、华人社团、留学生专业协会保持联系,定期收集各类科技项目新信息,充实我市的海外智力库,做好海外智力资源与我市企业智力需求的对接。

  请进来,还要走出去。近年来,我市侨商组织迅猛发展,市侨联与海(境)外150多个商会建立联系,引导侨商并协助国内企业“走出去”。

  手拉手 温暖彼此心田

  两年多里,随着“侨助美丽乡村”诸多项目的实施,余姚侨联引导侨资、侨智、侨爱参与其中,曾经不起眼的鹿亭乡,正悄然发生着改变。

  鹿亭乡中心幼儿园有了“长鼻子”校车,石潭村新建了卫生室,中姚村水毁工程得到了修建、山间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平地,中村侨爱文化礼堂修缮一新,沿夹村有了老年活动中心……侨胞们的爱心捐赠,改善了鹿亭乡的村容村貌,优化了公共服务,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幸福指数。

  对于海外华侨华人回馈桑梓、反哺乡亲的拳拳之心,侨联组织积极做好服务平台,推出“侨助美丽乡村建设”“新侨帮老侨”“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2016年,市侨联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争取到了“侨爱心光明行”公益项目,该项目已在我市全面铺开,将为1000位宁波市困难归侨侨眷以及社会困难群众患者免费治疗,让他们早日重见光明。

  因侨而生,为侨服务。去年9月,市侨联在全市侨联系统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为侨服务月”活动,发动全市各级侨联组织和广大侨联工作者参与。依托市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市侨联组织走访侨(留)资企业44家,为企业协调解决其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政策、土地、用房等问题25项。

  为侨服务没有止境。去年,市侨联着重打造了侨界中小微企业外贸服务综合平台,平台自7月挂牌成立以来,为228家企业开展信用管理及风险控制、外贸出口企业现状及应对策略等专题培训。与此同时,持续提供维权保障,依法护侨。去年,市侨联“法顾委”两个法律服务工作站接待受理涉侨咨询、代理服务86件。

  关心生活困难的侨胞侨眷是侨联工作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市各级侨联开展“侨界送温暖”活动18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归侨侨眷、结对农村困难户和部分海外留学人员家属、侨联顾问、离退休老同志644人次,送去慰问款物23万余元。市侨联还成立了宁波市侨界养老服务联盟,整合侨界力量,为侨界老年群体提供养老、居住、就医、临终关怀等服务。

  “侨联侨联,‘联’的首先是侨胞的‘心’,我们要始终把侨胞放在心上。”市侨联主席李承戍一语中的。

  第五届甬港澳台暨海外青年华商创业创新合作论坛

  即将起航

  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宁波产业大转型,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经济强市,2016年,市侨联将“论坛”活动进一步拓展,举办“第五届甬港澳台暨一带一路青年华商创业创新合作论坛”。

  论坛将于6月6日至9日在宁波召开。本届论坛将以甬港澳台四地青年华商为主体,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侨界青年共计300多名菁英,

  共同参与,并将成立“宁波市侨联青年创业联合会”,以“创新·超越”为主题,通过参与会议论坛、参观考察、座谈交流、展览交易、投资洽谈等系列活动,探讨合力助推宁波争创“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促进创业创新,加强青年华商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王 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