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采博集党员与党章之间的感人故事和典型事迹,弘扬“知党爱党、听党话跟党走”的朴素情怀,由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江东区委组织部、宁波文化广场区域党委承办,向全市广大党员征集“我与党章的故事”。征文体裁不限,字数2000字以内,征文稿件电子版发送邮箱:jdycjy@163.com,或邮寄至:江东区彩虹北路58号1113室。举办方将对优秀文章最高给予5000元奖励。今天起,本报择优刊登部分作品,同时欢迎广大党员继续来稿。 戴伟光 黄青 打开我的一位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朋友的微博,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如筛子一般满是血窟窿的躯体照,我一时分不清楚是身体的哪一部分,鼓足勇气看了很久才发现是完全被炸没了手臂的躯干。 这位老兵上过战场,也埋过战友。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第二天———1979年2月18日的早晨,战况非常惨烈。部队指定安葬烈士遗体的广西民工们忙不过来,老兵所在的一个班被抽调去帮忙。老兵看到战友牺牲了还保持着各种战斗姿势的惨烈英躯而欲哭无泪,他揪起泥土怎么也舍不得往烈士英躯身上盖,他的手在颤抖,心在滴血……他感慨:为了捍卫祖国母亲的尊严,为了祖国边疆的安宁,为了我们千家万户有这样宁静、和平而又美好的早晨,我们的战友却默默地献出了他们刚刚步入人生早晨的年轻生命,永远长眠在南疆的山峦上…… 在他讲述的故事里,让人潸然泪下的片段还有很多。老兵告诉我,他在战场上想得最多的是,战后如果他能活着,他一定要重新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志气,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中国人,做一个勤劳务实、努力奋进的中国人。老兵还告诉我,当他们战胜归来,很多战士已身有残疾,他是幸运的,只是被炮火夺走了一根手指,当组织问他们这些伤残老兵有什么要求的时候,很多人只说:我要求入党! 听完、看完这些先烈的故事,我陷入了深思。我庆幸:两学一做,学习党章,我从学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开始;从学习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民族精神开始;从学习他们擦好钢枪,背上子弹带,只等战壕里的猛然一跃,用自己的血肉去挡敌人射向祖国母亲的子弹的奋不顾身开始! 翻开《中国共产党党章》的第一页,第一句话就是两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从苦难深重的二十世纪走来,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使民族振兴,二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老兵说他1978年从戎时,国家还很贫弱,他时刻梦想着祖国能富裕强大!而这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此次会议将国家的发展重心从“阶级革命”转移到了经济发展上来,实行了全面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而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紧逼美国。“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古到今,历史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民族,如果不自强,遭人欺负就是必然的。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人民的安宁! 学习党章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是基础。先烈的英勇事迹端正了我的党章意识,提升了对党的认同、情感与信赖。“外化于行”是关键。我更要对照党章,再看看自己够不够一个合格党员;对照入党誓词,看自己是否真正履行了誓言;对照中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看看自己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还有多大的差距!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实践中,努力坚守共产党人必备的品格和操守。 (注:作者戴伟光系原陆军43军128师战士,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文章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