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张立 通讯员王瑾琛)“楼道堆放了垃圾,拍下来。”“私家车停在消防通道上,拍下来。”“一上午我已经拍了十多张‘黑镜头’,希望能通过曝光整改。”昨天上午,海曙区安丰社区“摄趣微拍”摄影小组成员、70岁的黄宝泰一直在忙着用照相机“挑刺”,他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如今,越来越多的海曙市民拿起相机或手机随手拍下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督促其整改。 随着海曙区“刺玫瑰”曝光行动以及社区文明创建提质等系列行动的启幕,安丰社区“摄趣微拍”摄影小组的12名志愿者发现了新的用武之地。“这支拍客队平均年龄60岁,以老党员为主。”安丰社区党委书记陈赛花介绍,他们自告奋勇地担当“挑刺员”,每天4人一组不定时拍摄社区环境顽疾。一周来,摄影小组发现并整改不文明现象30多例。陈赛花说,下一步,社区会把“陋照”制成小型社区展览,让居民们看到真实图片引发讨论和反思,为此她把这个挑刺行动取名叫“蜂寻陋习转换美”。 想到同样点子的还有白云街道“金色”摄影沙龙成员。这支拥有52位成员的队伍中,不少成员已通过手中的镜头记录下了身边的城市管理“死角”。 “我们民间挑刺行动不仅客观透明,也从侧面反映政府的环境治理决策深入民心。”邓庆国是一位有着30多年“拍龄”的街拍大师,也是一位老党员。他说,这几天挑刺找出的一些问题,街道和社区都已经“对症施策”,特别是针对绿化带上乱停车现象,社区已经向住建单位申拨资金进行停车位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