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6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仑量化评定2500名民间乡土人才

“民间达人”助力农民创业增收

  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北仑记者站金旭孟 通讯员董琳)近日,北仑柴桥街道对500多名民间乡土人才进行量化评定,20余位民间农业“达人”被认证为“农技人才”,其中两名被认证为“农技首席人才”。

  北仑区加快培育民间人才引导农民创业增收,一大批原本深藏不露的“民间达人”“民间高手”崭露头角。“民间人才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创业基础和技术支撑,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北仑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民间乡土人才相对分散、产品新技术运用率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等“短板”,该区力推民间人才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方面的创业创新。

  民间人才的评定有硬“标准”。该区专门为民间人才建立了“5+N”的量化评价标准,将排摸出的2500余名种植养殖能人、农业经营者、民间手工艺师等乡土人才,划分为生产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社会服务型3大类,按类别、分档次设置了N项量化评价指标。针对农业人才提出年净收益30万元以上、新品种应用率达90%、产品检测合格率达100%等10项指标,首批评选出10名生产经营型领军人才。

  在民间人才的管理引导上,该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行了“人才+协会”模式,以“1+N”模式构建完善行业协会党组织。“这些民间人才是各个协会的领头羊,大部分还同时担任协会党支部书记。”柴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张伟国是柴桥街道首批认证的农技人才,同时也是紫石花木经纪人协会的党支部书记。他一手组建的“311花会”,定期组织召开“花田会”,组织农技人才走进田间地头,现场为花农的花田“问诊”,讲解最新花卉信息。

  该区搭建了“基地+项目”的平台,扶持人才创业。目前,北仑区已建立名茶万亩基地、海产品科研加工基地、民俗文化传承基地等各类孵化创业基地20余个,搭建“老味道”风情馆、农民工作室等平台,运用项目化管理方式,推动新技术研究推广,引导民间人才创业实践,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