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青 通讯员施双玲)“《班主任》不是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年轻人要立大志,在人生中要不断调整阶段性目标”“一个作家的写作如果定位在探索人性上那是最好的”……昨日,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刘心武在慈溪参加《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系列活动,与当地文学爱好者分享了自己50余年的写作经历。 刘心武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等,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茅盾文学奖。自上世纪90年代起,刘心武潜心研究《红楼梦》,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引起轰动。 2014年,刘心武推出长篇小说《飘窗》,这部作品获得了昨天颁发的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评委会认为,刘心武一直是当代文学史中贯穿式的作家。“透过一扇现实的飘窗,我们看到了世态万象,看到了芸芸众生,看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纠葛,看到了人性的搏杀和善与美苏醒的花朵,看到了心灵和世界相遇时的纠结和升华。因此,这一‘飘窗’已经成为观察中国当代社会的窗口,显示了刘心武结构和驾驭纷繁复杂的现实的能力以及持续的创造力。”正如刘心武在讲座中所说,人性是永恒的,也是奥秘的,一个作家的写作如果定位在探索人性上,比什么都好。 “《班主任》不是我第一篇公开发表的作品。”对于写作生涯的起步,刘心武纠正以前的误解,“我第一次公开发表作品是在《读书》杂志上,这是一本高端的文化杂志,那是1958年,我16岁,一个爱好文学的少年,野心勃勃。”刘心武发表的是一篇书评,“我读的是一本前苏联的小说《第四十一》,不是像《卓雅与舒拉的故事》那样的热门书,是我的一个大胆尝试。”他因此说,爱文学的年轻人“要立大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刘心武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的“揭秘《红楼梦》”,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刘心武说:“大家说我不写小说搞《红楼梦》研究也是一个误解,我一直在写小说,只是在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影响下,写实主义被边缘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