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质兼美是最高标准

———聚焦中小学语文教材修订

  据新华社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 陈 诺 孟含琪

  袁军宝 魏梦佳

  

  根据教育部今年4月公布的《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义务教育品德、语文、历史学科,起始年级使用新编、修订教材。

  语文教材依据什么修?怎么修?修订后语文课本更注重哪些内容?记者进行了采访。

  “增减换留”是修订四大特点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2年全国义务教育新课标启用后,目前已有包括人教版、语文版、苏教版在内的多版语文教材进行了修订,增、减、换、留是新修订课本的四个特点。

  ———增,国学内容普涨。据了解,今秋即将投入使用的语文出版社新课本中,大幅增加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文比重。一至六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30%;七至九年级相关课文约占全部课文的40%,每册安排两个单元的古诗文。

  ———减,课文数量减少。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部负责人郑伟钟介绍,目前新修订的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苏教版高中课本在原来的5个模块、20个专题不变的前提下,篇目也从108篇调整为95篇。

  ———换,更新时代标签。记者采访了解到,新修订语文版教材约更换了40%的课文,如中学课本里将《洲际导弹自述》改为《网络表情符号》,切合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生活。人教版教材最近一次修订中,七年级语文教材中30篇课文亦有多篇被更换。

  ———留,传承经典。此次修订的各版本中,不乏传承多年的老面孔。例如,体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小英雄王二小》《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等课文得以保留,体现优秀品德与情操的《我能行》《月下桨声》等也依旧保留。

  文质兼美是最高标准

  专家表示,语文教材修订并非信马由缰。在具体操作中,各大出版社语文课本的修订主要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在修订过程中,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重要原则,即老师好教、学生好学、教材好看。

  人文性则要求教材注重引领学生思考人生、社会和自然,形成正确三观。安徽省明光市逸夫小学语文教师何腊梅告诉记者,教材的历次修订都是传统文化不断加强、经典篇目次次传承的过程。“从教材中学到的国学经典积淀成学生传统文化的基础,更形成了几代人关于语文课本的共同记忆。”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本优秀语文教材的最高标准在于文质兼美。“作为一个载体,语文书承载的语言文字应该是典雅的,有示范作用的;承载的思想内容,应该是正能量,能立德树人的。”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程丽华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