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赏非遗之美 探传承之道

看灵秀横溪
如何留住“宁波老味道”

  市民近距离欣赏万工轿(陈章升 摄)
  非遗探访团欣赏彩灯扎制(邱英士 摄)
  金山村马灯队(邱英士 摄)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盖洪在工作
  小朋友好奇地观看箍桶制作
  在金峨小学内,少年舞龙队正在进行表演(应海加 摄)

  本报记者 黄程 通讯员 郑拓

  浙江非遗看宁波,宁波一半非遗在鄞州。而横溪以一个镇坐拥包括国家级在内的7项非遗,令人惊叹。

  在端午佳节,宁波日报“乡下头”微信带着百位市民,前往横溪一探究竟。

  从海拔580米的金山古村,到诞生3项非遗的小村道成岙,再到舞龙百年不间断的大岙村、陈列世界上最豪华轿子的朱金漆木雕艺术馆,探访团翻山越岭,品尝了由当地百姓热情呈现的饕餮盛宴。

  在尽享非遗之美的同时,大家也不免担忧:“老底子的宁波味道”能否传下去?“记忆中的乡愁”是否留得住?

  在横溪,通过政府和民间的良性互动,我们得到了一个个喜人的答案。在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保护和传承机制下,点缀在山间谷地的7朵非遗之花,扎入更深厚的土壤,绽放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孩童开始接过

  祖辈的“马鞭”

  平均年龄近70岁的

  马灯队有了新“血液”

  孩童开始接过

  祖辈的“马鞭”

  百位市民探访非遗的首站,来到海拔580米的金山古村。市民一下车,就听见锣鼓喧天,胡琴、笛子、锣、鼓、镲,各种乐器齐齐奏响,声势浩大。在紧锣密鼓中,头戴盔帽、身着披风的“马夫”开始扬鞭,装饰艳丽的“骏马”奔腾而出。“乡粉们”一拥而上,把马灯队围得严严实实。随行的摄影大咖们忙着寻找最好的位置,深怕错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太难得了,已经有几十年没看到这种舞蹈,听到马灯调的瞬间,我以为回到了我的童年。”“乡粉”顾女士激动地挥舞着双手,嘴里也哼起了马灯调。

  跑马灯,也称马灯舞,是宁波广为流传的民间舞蹈之一,舞者身着彩服,身体前后扎竹马。舞时有打击乐器伴奏,并配有马灯调。

  “我们有自己的道具间和化妆室,会在固定时间训练,政府还有补贴。”村老年业余团队负责人钱志新说起马灯队,无比自豪,“目前住在村里的以老人为主,但我们没闲着,重新拾起中断了50多年的老传统。马灯队里最大的年近80,最小也有60多岁。大伙积极性都很高,不但丰富了村里的文化生活,还锻炼了身体,我们是乐在其中。”

  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小孩,稚嫩的笑脸在队伍中格外显眼。虽然步子还有些不协调,但是两人满头大汗跳得特别卖力。其中名叫潘奕静的女孩说,“我经常跟外婆去参加演出,他们招新队员时,我第一个报名。”潘奕静说,以后要让外婆给她“开小灶”,“我想要登上更大的舞台,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村的好东西。”

  潘奕静回头,正遇见外婆慈爱的目光。老底子的文化,如绵延不绝的血脉,在大山里的一代一代间传承,生生不息,就在温暖的亲情中,融入村民生活的日常,装点着小山村的四季。

  山间小村开出三朵非遗之花

  以前的日用品成了

  如今的“艺术品”

  一个山间小村落,竟有3项非遗!在前往此行第二站道成岙村的路上,探访团的成员们就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是怎样的土壤,能够滋养出如此众多的非遗文化之花?

  道成岙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以朱金漆木雕、箍桶、打鑞最为有名,特别是朱金漆木雕传承人陈盖洪所制作的“万工轿”曾获得过中国民间艺术山花奖。

  在道成岙文化礼堂内,专门设置了非遗陈列馆,馆内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木雕漆器、锡器和木质用具。这些小时候日常可见的生活用具,一下引起探访团成员的共鸣。家长们指着一件件陈列品,仔细地向好奇的孩子们介绍着。一时间,陈列馆内回荡着“你爷爷家、你外婆家、妈妈小时候……”

  据礼堂工作人员介绍,集齐这些成套的老物件可不容易,有的是村民捐赠的,有的是企业老板高价购买来的。“全村老小都在为这个馆出力出钱,大家都以此为骄傲。”

  当天,两项非遗的传承人陈宏义和沈福定在这古色古香的文化礼堂之内,为探访团展示箍桶和打鑞技艺。陈宏义家五代箍桶,这么多年,陈宏义一直没舍得放弃这门手艺,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家族传承的历史渊源。

  与陈宏义一样,沈福定的手艺也是祖传的。他的爷爷清朝时就是当地一位有名的打鑞师傅,传授其父亲,父亲又将打鑞手艺再传授给两个儿子。如今,他的弟弟已经改行,只有他还在坚持。沈福定感慨地说:“过去,哪家姑娘要出嫁,要没几件像样的锡镴器,那真不好意思说出去,最豪华的十里红妆中,也少不了镴器。可是如今的年轻人,连镴器都没见过,不要说打镴了。”

  在探访团中,69岁的林志明老先生曾经做过20多年的木匠。“十几岁开始做学徒,做到39岁坚持不下去,改行去了工厂。”林志明说,像两位师傅这样坚持下来的,真的不容易,“我很佩服他们!”

  眼下,老手艺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两位传承人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平时接到的订单也不少,传统手工艺已经可以成为谋生的手段。陈宏义指着手头正在制作的木桶说,这样的小木罐子,做一对需要三四天时间,木工做完还得上漆,市场价格超过千元。“以前,我们做出来的是日用品,如今成了‘艺术品’。现在的人喜欢纯手工制作的物件,买去当摆件。”

  充满传奇色彩的

  大岙布龙精彩百年

  村民都是“龙的传人”

  每一项精彩的非遗,都让市民们长久驻足,不忍离开。当探访团到达大岙村布龙传承基地金峨小学时,已是下午两点。

  当天表演的大岙村女子巧媳妇舞龙队和金峨小学舞龙队,拿出了十足的劲头,为远道而来的观众们献上了精彩的视听盛宴。身着绿衣服的巧媳妇舞龙队一上场,瞬间不见了场下的温婉,布龙在她们的手中翻江倒海,诠释了什么是“巾帼不让须眉”;而金峨小学的学生则脚下生风,舞得虎虎有生气。

  “精彩精彩,比电影里的狮王争霸还要震撼。”市民团看得目瞪口呆,不停鼓掌叫好。

  100多年前,大岙村民自发组建了舞龙队,相传是为了感谢有求必应的金峨神龙,从此日渐发展壮大。每当逢年过节,舞龙队过街穿巷进行表演,数十年来从未间断。2011年,大岙布龙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大岙龙舞队曾与号称“北京龙”的奉化条宅布龙进行技艺比武,结果各有千秋,不分上下。那支队伍的“龙尾巴”是如今84岁高龄的任永林。任永林有一段传奇式的故事:有一次外出表演时,任永林脚受了伤,但是龙尾巴一角没人能够代演,他带伤出演,在舞小大四门时独脚跳龙身;舞到摇船龙时,龙尾巴则四方摇摆;龙头窜越龙身时,他突然独脚反身跳过龙身,舞出了堪称奇迹的一出,“独腿龙尾”由此名声大噪。

  去年离世的任海康,曾是村里第五代“龙头”。从20岁出头参加大岙舞龙队,到花甲之年身患重病仍为传承而奔波于横溪小学和金峨小学。任海康的一辈子,都未曾离开布龙。他曾说:“舞龙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项业余活动,而是一种精神象征,难以割舍。”

  任海康老人的奔波没有白费,如今,这流传百年的布龙,已经成为小学里最受欢迎的学生社团项目。社团指导老师王华君告诉记者,村民以能舞龙为傲,每个人都能舞几下。社团招人时,舞龙队永远是最热门的,许多学生的爷爷、爸爸、妈妈都是舞龙队成员,老中青三代人,都把入选舞龙队当成一种荣誉。“建在学校内的布龙博物馆,也是村民和学生们爱去的地方。了解布龙历史,学习舞龙技术,感受先辈留下的精神。”

  据横溪文化站负责人介绍,舞龙在横溪有着扎实的群众基础,横溪镇中心小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基地,基地现有200多平方米舞龙室一间,30名舞龙队员,每月都要训练4至8次。

  “舞龙对于小朋友来说,有着文化传承之外更多的意义,比如锻炼毅力品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等。在横溪,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王华君说。

  三位一体的非遗项目

  保护模式成为典范

  传承和产业成就

  “最豪华的花轿”

  近日,展示宁波朱金漆木雕工艺最高水平的纪录片《万工花轿》,登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而探访团的成员,则有幸近距离欣赏这件精美绝伦的大师之作。

  “宁波万工花轿”被称为世界上最豪华的花轿,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盖洪和他的十几位技术人员耗时3年打造完成。

  陈列这顶花轿的宁波朱金漆木雕艺术馆,被称为宁波非遗龙头馆,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一个完整展示馆。2006年,宁波朱金漆木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于横溪镇的鄞州中艺雕塑厂成为宁波朱金漆木雕传承基地。2008年至2010年,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陈盖洪历时3年,自筹资金千万元建造了1.3万平方米的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和传承基地。

  传承人、传承基地、博物馆,有了这三项,应该说朱金漆木雕的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典范,可是陈盖洪依然充满了忧虑:他是该项目仅有的一位国家级传承人,最让他发愁的还是找不到传道之人,“传承的不仅是这项手艺,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随着现代技术和材料的大量使用,这种制作费时费力的传统器物,慢慢地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的朱金漆木雕使用领域越来越窄,真的快成为“遗产”了。陈盖洪思考得更多的,是非遗项目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他的生产基地大量地使用电脑技术和流水线生产,产品的设计开发也加入了时尚的元素。传承基地有了自我造血功能,就能有时间、精力和资金去建艺术馆,去纯手工创作佳品。“制作一顶万工轿,耗时3年多,耗资200多万元,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工厂支撑,这是绝不可能完成的。”

  ·观点·

  想要把这门手艺更好地传下去,必须要创新,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

  非遗项目为产业提供技艺和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我们产业化的源头,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技术和经验。但产业化又反哺非遗项目,让这些老底子的技艺,在这个时代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陈盖洪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