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6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要做“受过训练的跳蚤”

  刘根生            

  

  有篇短文称:在没有盖的器皿内,一群跳蚤一起蹦跳着,每只每次都跳同样的高度,绝不会跳出器皿外。原来,这些跳蚤都曾被放在有盖的器皿内训练过。时间久了,即使拿走玻璃盖板,跳蚤也不会跳得更高。

  模仿思维就如同器皿的盖子,在这个盖子下过惯了,也就成了“受过训练的跳蚤”。如今,“抛玉引砖”已成了不少电视节目常态。一个电视娱乐节目火起来,各大电视台马上跟风而上。而且,“一个不如一个”。若说先行者抛出的是一块“玉”,盲目跟风之作便是一块块“砖”。比如真人秀节目,几年来,全国各大卫视几乎“抄”遍了全球真人秀节目模式,不论室内的还是户外的,都已经令人感到视觉和审美疲劳。“抛玉引砖”也好,对境外节目模式过度依赖也好,都直接源于做“受过训练的跳蚤”太久。

  前些日子,琼瑶的《梅花烙》著作权维权案终审判决出来了:维持原判。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认定,《宫锁连城》侵犯了《梅花烙》改编权和摄制权,判令被告方停止侵权,于正向琼瑶道歉,被告方赔偿原告500万元。历时19个月的诉讼终于尘埃落定,琼瑶激动地表示:“正义胜利了。”媒体则称:“知识产权胜利了!”于正官司输在哪里?法院判决书中说:“情节雷同,构造相似。”于正侵权案也集中暴露了文化领域跟风模仿现象:宫廷戏火了,马上就有大批宫廷戏上映;抗日剧火了,马上就有大批抗日剧跟风……于正败诉则为“受过训练的跳蚤”敲响了警钟:模仿过头,弄不好就会因侵权而吃官司。

  这些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成就令人瞩目,但有种现象在不少地方及科研单位依旧存在着:“短、平、快”成果比较多,跟风模仿多,原创性大成果少。一句话,“科学的品质”不高。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每年论文发表数量已超过10万篇,专利超过了6000件,世界排名绝对“数一数二”。然而,这些科研论文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原始创新包括核心技术方面依旧很缺乏。从治学精神和方法上找原因,不少人仍然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安做“受过训练的跳蚤”。

  对模仿不能一概否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可赞,如果后者能“吃”出新方法,吃出新意境,照样可嘉。创新也需要模仿,所谓创意和创想往往是在现有模式上向前突破,或者说是在消化吸收之后推陈出新,以求后来居上。如果总是亦步亦趋,照葫芦画瓢,很可能掉进“抛玉引砖”陷阱中。正如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所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不仅不会有大出息,甚至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无论是文化领域还是科技领域,无疑需要更多“颠覆性创新”,一味跟踪模仿肯定不行,只有不再做“受过训练的跳蚤”,敢于“大胆假设,见人所未见”,勇于“寻仙不辞远,登高赋新诗”,才有可能在“颠覆性创新”中有所作为。如果仅仅是少数人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以跟踪模仿为能事,根本不在乎“抛玉引砖”,基本上属于道德观和价值观问题,如果大多人都安于做“受过训练的跳蚤”,就是制度方面出了问题。改革和完善绩效评价及奖励办法,改良“培养天才的泥土”,使所有“颠覆性创新”得到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充分肯定,也需要摆脱自我束缚,不做“受过训练的跳蚤”。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说:“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动力,才能取得科学成功;总结这40年来工作,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必须持之以恒。”不做“受过训练的跳蚤”,特别需要有这种情怀和境界。越是“颠覆性创新”,攀登之路越艰辛,越要杜绝虚妄、浮躁、浅薄、投机。人人“以需求为导向,以问题为动力”,以国家和人民需求为创新方向,无论是哪个领域,一定会因更多“后来居上”而走在前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