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19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居民众筹 爱心接力

“百岁粥坊”赢得邻里好口碑

  本报讯(记者陈朝霞 海曙记者站张黎升 通讯员欧阳恩斌)“周一到周五早上6点到8点,3种粥食,3种点心,4碗小菜,天天不重样。”位于文昌街上的鼓楼街道“百岁粥坊”运行满一周年了。星期三,居民赵如水在女儿的搀扶下一大早送来了锦旗,她夸道,“社区70岁以上的居民能免费来喝粥,烧粥弄菜的也是邻居,又卫生又方便,还能唠家常,很惬意。”

  “百岁粥坊”志愿者周惠英和顾婷芬上午8时半才有闲暇,看着居民送来的锦旗,她们也开心:“没想到这么受欢迎,这300多天的起早,值了。”

  去年6月,鼓楼街道文昌社区组织25位平均年龄66岁的居民志愿者,与社区热心居民一起,众筹开起了“百岁粥坊”。

  粥坊有严格的轮班表,每天清晨4时,志愿者就起床前往中心菜场采购新鲜时蔬,然后赶到粥坊洗烧。“老年人起得早,粥坊6点开门,5点多就有人等在门口。”作为“百岁粥坊”负责人,周惠英常提醒团队:“服务老人,不能马虎。若有事不能来服务,要请假做好工作交接。”

  去年台风天,连续3天暴雨,文昌街、永寿街、尚书巷等多幢居民区道路被淹,“百岁粥坊”的志愿者主动上门给被困家中的老人送去热粥。热粥喝进口的那一刻,被困多时的居民王阿姨就成了“百岁粥坊”的“铁粉”:“这粥,喝得心里热乎。”

  赢得了邻里口碑,“百岁粥坊”人气越来越旺。“每天粥坊要接待40多位客人,每月采购米、油、菜等食材要1000元。”负责记账的志愿者顾婷芬指着粥坊入口墙面贴的捐赠光荣榜说,“亏得这么多热心居民的捐款支持。”香榭丽舍居民沈秀凤每月定期向粥坊捐款1000元,她表示:“‘百岁粥坊’就像社区居民共同的孩子,需要大家汇聚爱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