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鞍山村一角 本版摄影 徐欣 |
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蒋圆圆 江北记者站 吴红波 北依马鞍山,南傍慈江水,东接灵山头,西连灵峰尾,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马头墙高低起伏,处处透着古典气息,一派水韵江南美景,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便是江北区洪塘鞍山村。在去年我市首届“最洁美村庄”评选活动中,鞍山村成功当选。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周边自然资源,加上这两年夏秋季红翻网络的荪湖花海,如今的鞍山村早已成为宁波市民登山赏景、品农家菜、体验民宿的“后花园”,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 相邻的北山游步道、保国寺、荪湖度假村都是宁波近郊鼎鼎大名的景点,鞍山村仿佛成了隐居其中的聚宝盆。但鞍山村没有坐享其成,而是巧借人气,依托自然景观,一户一景,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民居景点。修建了公园、书院、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办起一家一家的农家乐和民宿,一步步将“美丽资源”转变为“美丽经济”。 周末午后,酿酒师郑海珊刚端出一大盆蒸好的糯米,就被一群游客包围。家乡米酒坊里酿米酒、做酒酿、浸药酒,老底子的手艺让城里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农田引水的木制水车,旧时挡雨的蓑衣,耕地的铁犁……在农户毛如根家的院落里,许多早已“退役”的农具经精心整理,成了游客寻找田园乐趣的“道具”。每到周末,游客接踵而至,踩踩老水车,摇摇风车,体验农事乐趣,还可以抡锤上阵做糯米糍。 鞍山村依托自然景观及保国寺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了以“登北山游步道、品地道农家菜”,“富氧生活、有氧运动”,“别样鞍山、多彩生活”为主题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集群,与周边都市农业园区、荪湖度假区、慈城古县城等联结成集“观光、采摘、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景区。在党员干部和一批致富能人的带动下,村民从司空见惯的田园村舍中,“淘”到了生态旅游的“金矿”。 “鞍山休闲四季”将做成品牌 近期刷爆朋友圈的荪湖花海成了市民休闲的必到之处,给鞍山村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上周末,在鞍山村旁的荪湖花海,大片紫罗兰色的马鞭草霓裳叠翠,波斯菊婀娜多姿,向日葵浓情绽放,背靠青山,环绕香湖,充满了梦幻的色彩,为游客们营造出温馨与浪漫氛围。放眼望去,繁花似锦,让人如痴如醉。 临近晌午,记者看到大批赏花客以及从游步道下山来的登山客走进鞍山村里歇脚,村里的农家乐顿时人头攒动,不少游客只好等候“翻桌”入席。 鞍山的古朴与幽静,经过多年雕琢而成。近年来,鞍山村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鞍山湿地公园、农房外立面改造等12个工程项目。通过发掘本地潜力,鞍山村通过先行培育一批旅游产业代言人、农村致富带头人,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开设特色旅游景点,先后打造了农耕丰谷陈列体验馆、家乡米酒坊、尧青美术工作室、收藏品展馆等四个特色展示景点,14家农家乐和10家民宿也成了颇具文艺范的小景致。 近期,鞍山村又新添了一个花园景观。这个核心区域占地5亩左右的花园里有上千种植物,品种丰富多彩,如珍贵的进口郁金香以及各种各样的观赏草等。 随着北山片区成为市首批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之一,在街道和区旅游部门统一规划下,鞍山村正做深农旅融合文章,繁荣都市休闲产业,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利用规划,同时开展旅游交通组织规划、旅游宣传策划等配套工作,推出“鞍山休闲四季”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主题活动,丰富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