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多年前,未来学家如何预言信息社会

  《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美]约翰·奈斯比特 著
  梅艳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
  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
  [美]帕拉格·康纳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6
  本书结合20年间超过100个国家的环球观察实践,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探讨地缘政治变迁。
  《新能源观》
  赵宏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6
  本书全面分析了全球能源格局与发展趋势,从能源与国际秩序双重视角,揭示中国能源安全与发展的热点问题。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牧 野           

  

  约翰·奈斯比特是未来学理论的一位大师级人物,其代表作是1982年在美国出版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奈斯比特当年是如何预测我们现在这个社会的?在花费两天时间重新阅读该书后,笔者不禁敬佩这位未来学大师的超常眼光。当年,他和美国未来学理论家阿尔文·托夫勒所开创的“第三次浪潮”的理论,确实为社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感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如此之大之快,很多方面甚至连顶级的未来学家也无法准确预测。

  在这本书中,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对于社会发展趋势作了展望,其中前两个部分主要论述了信息社会的基本形态,以及人们在这个全新社会中如何在情感上与此保持和谐与一致的问题。奈斯比特认为,20世纪80年代是信息爆炸时代,也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整个社会正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由工业社会高速进入信息社会。可以说,奈斯比特对信息社会的这一宏观性预测完全符合实际,已为30多年来世界科技发展的实际成就所证明。对于信息发展的技术性基础,奈斯比特认为关键在于数据通讯技术的进步,这也是今后通讯发展的唯一方向。按照他的预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据通讯线路的流动速率会有极大的提高,甚至可在几秒钟内完成。数据通讯的技术媒介是什么呢?奈斯比特的结论是:电话、电脑和有线电视这三者在技术上完美组合,会产生一种集成的信息和通讯系统,它可以转移数据,使人与电脑之间立即沟通发生相互作用,所有的信息传播将因此而展开。

  奈斯比特没有料到,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才是数据通讯发展最根本的基础,电话和有线电视也是依靠了计算机技术,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奈比斯特对于计算机在信息社会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的预测过分保守,按照他当时的预测,在2000年以前,家用电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设备;之后,微机会进入社会的每个地方,如工厂和办公自动化很快到来,股票的数据不会再刊登在日益昂贵的报纸版面上,而是显示在个人的家用电脑屏幕上,美国工厂会有一半甚至75%的工人被电脑所取代。可以看出,奈比斯特关于计算机对于社会的影响,主要是从纯技术的角度考虑的,认为计算机对于机械、人力而言只是一种技术性的替代。实际上,在30多年后,也就是现在,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建立的这个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远超其预测,奈比斯特根本没想到会诞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更不会想到有微信、Facebook、谷歌、阿里巴巴等。

  尽管如此,奈比斯特仍然不负未来学大师之名,他在书中极具远见地关注到在未来社会,高技术的普遍应用如何与人类的情感相平衡的问题,也就是人们如何适应在高科技引领之下社会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这比预测具体技术的进步更有现实意义。

  新技术对人的情感可能会有怎样的影响?奈比斯特在书中举了不少例子。比如对于今天已经非常普遍的电子转账,他当时认为,与电子转账有关的高技术是没有情感因素的,所以人们会拒绝使用,人们觉得应该去找银行的工作人员,亲自填写支票才更合适,因为这是一种乐趣,而电子转账会剥夺这种权利。但显然,这个例子并不符合实际,如今,电子转账不但早已普及,人们甚至通过手机就能快速完成,并没有权利被剥夺之感。但更多事实正在证明,奈比斯特提出的物质技术的发展必须和人的精神需求相平衡理念的可贵。例如,他认为,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各种过去无法想象的教学手段会不断涌现并被广泛使用,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高技术,都不能代替人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起传授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教育。在教与学这个平台上,永远需要情感的交流,这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更有意思的是,奈比斯特准确地预计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们可能会沉溺于电脑、游戏。对照现在,“手机控”“游戏症”“网购狂”等,不正应验了他的这种担忧吗?对此,奈比斯特也开出了“药方”:在进入高技术的信息时代后,我们不能指望用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所面临的全部问题,否则,等于放弃了人的社会责任。信息社会人们主要使用的是脑力,而不是工业时代的体力,所以,需要更多地利用手和身体,以平衡对脑力的使用,发展内在的知识和智慧。他特别提醒孩子们,要放下手中的游戏,走出电脑房,到自然中去,探索自然,在自然中寻找自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