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阳光国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2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落实两个“最严格”
打造节约集约“新样本”

———宁波国土资源管理大家谈

  天伦广场改造后。
  鄞州区潘火街道新建的住宅群。(严龙 摄)

  编者按

  近年来,宁波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国家、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指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以开展节约集约示范创建为契机,深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全社会倍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营造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走出一条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双赢”之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文字整理 孙吉晶 易理强 黄浓珍 颜燕燕

  北仑

  谱写节约集约用地新篇章

  “北仑建区30年来,克服可供土地少、项目多、用地需求大等瓶颈,创新理念,精细管理,走出一条资源投入少、综合效益好的节约集约之路,2015年我区获评第三届全国节约集约模范区。”市国土资源局北仑分局局长顾红麟说。

  近年来,北仑区提高准入门槛,实现新增用地高效配置。建立“项目、空间、占补”定计划的年度用地管理新机制,将增量指标集中投向重大项目、优势产业以及民生项目,并实行工业用地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和分阶段权证管理,同时,通过土地开发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用地高效配置。

  立足内部挖潜,有序推进城镇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北仑区实施“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等4种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研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企业利用原厂房发展商业服务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可保留工业用途不变,按规定缴纳土地年租金。全区已累计实现4000亩工业用地转型提升。

  拓宽用地思路,实现保障、服务与集约相协调。向废弃盐田、围涂地、废弃矿地要空间,全区围填海形成可开发利用面积20000亩,整治挖掘可利用矿地3950亩。利用中心城区主干道沿线长的管廊带,整理出600亩土地建设核心商务区。实施“撤村建居”,提高集中安置小区容积率,同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完善土地执法共同责任机制等,构筑起“大家用、大家管、大保护”的新格局。

        

  “余姚市国土资源局今年以‘守土有责、护土有方、用土有益’为原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努力开创国土资源局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余姚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项立秋表示。

  余姚市先后出台《关于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的通知》等文件,不断完善土地保护目标责任体系,并通过差异化的考核推动乡镇(街道)强化耕地保护责任意识和落实力度,充分调动村级组织和村民耕地保护积极性。截至去年年底,余姚实际耕地面积63.77万亩耕地,建成标准农田35万亩。

  以建设促平衡。余姚市坚持“量质并重”,不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近三年累计新增耕地16045亩。坚持“量质并重”,累计投入3.18亿元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1.48万亩。同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以法治促规范。通过组建专职巡查队伍、建章立制、加强督查等方式不断加大动态巡查和综合监管力度,新增违法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新增违法数量逐年下降。同时,与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坚决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土地违法案件。

  “下步,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深入实施‘611’耕地保护工程,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项立秋说。

  奉化

  加快低效用地再开发

  “奉化近年来借政策东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二次动力。”奉化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剑波说。

  为摸清低效用地待开发“家底”,2013年以来,奉化成立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全市范围内城镇低效用地的调查摸底和登记工作。编制完成《奉化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据统计,符合城镇低效用地范围的建设用地1680宗,面积32000亩,其中包括各类历史遗留用地562宗7545亩。

  分析低效用地的特点,奉化民营企业由于产业起点低、企业规模小、生产布局分散等诸多因素,土地浪费现象严重。因此,奉化把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作为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突破口。

  2015年,经省政府批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报批项目10个批次113个地块2459亩,办理低效用地供地21宗615亩。同时,加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55亩。加大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督促业主单位重新开工建设5宗,面积90.2亩;市政府予以收回7宗,面积329亩;重新约定建设期限6宗,面积104亩。

  象山

  大力推进“旱地改水田”

  “象山去年抓住‘旱地改水田’试点的契机,在全市率先实施旱地改造为水田,有效破解了耕地‘占优补优、占水补水’难题。”象山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李达飞在接受采访时说,象山是全市实施“旱地改水田”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县(市)、区。

  象山县精心筹划部署,争取有力保障。将旱地改造为水田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主动建立“政府主导、国土申报、部门配合、乡镇实施”的推进模式;开展“旱地改水田”潜力调查分析,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踏勘;将“旱地改水田”纳入财政预算,建设资金按每亩3.8万元标准补助。

  紧抓关键环节,确保工程质量。象山召集各部门专家对《“旱地改水田”工作实施方案》评审,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三级监管,建立土地整治监管系统,确保项目实施可追溯;成立县级验收小组,对项目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工程符合标准后才给予验收。

  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远发展。工程完工后,象山相关部门组织土壤深翻耕,进行酸化调整,并施用配方肥,使土壤中各类营养元素含量保持平衡;开发后的水田承包经营权流转归村集体所有;鼓励合理进行轮作倒茬,有条件的耕地实行水旱轮作,不能实行水旱轮作的就实行作物轮作,以改善土壤结构。

  慈溪

  推动“法治国土”规范高效

  慈溪市近年全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六五”普法先进集体。

  对此,慈溪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建立表示,慈溪探索行政调解,不断完善争议解决机制。成立“清风”行政调解办公室,以法律顾问为主导,法规监察科、信访室及相关业务科室工作人员通力配合,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聘请浙江上林律师事务所的两名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负责代理局行政应诉案件和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和“清风调解工作室”的有效运作,对调停与化解行政争议起到了重要作用。

  强化严格执法,卫片执法成效显著。严格网格式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启用土地执法监察GPS实时数据监控终端系统。慈溪市2014年度土地卫片检查违法比例为5.14%,如果扣除历史遗留土地违法面积,卫片检查违法比例仅为2.60%,为宁波各县(市)区最低。

  监管服务并举,推动“法治国土”规范高效。慈溪选择条件成熟的基层所试点试行“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档案扫描、审核审批”一体化的土地登记网上审批模式,土地登记发证由原来20个工作日缩减为15个工作日,并逐步推出土地证EMS快递服务,实现百姓“足不出户”即可领证。实施“一所一特色”品牌建设。一些基层国土所建起村级“便民窗口”,将服务和法制宣传触角延伸到村,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宁海

  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

  宁海是我市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大的一个县,也是全省48个地质灾害易发、重点防治县(市)区之一。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宁海坚持以常态化贯穿全程,连续23年实现地灾无人员伤亡,并成功创建2015年度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

  宁海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应校军说,宁海以农村山区居民点、学校、旅游景区等为重点,进行全县地质灾害隐患调查评价,系统查明现状特征,研究总结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

  2003年以来,共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9000余万元,组织实施工程性治理和应急排险56处、移民搬迁15处,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由原来的119处降至48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减少2000余人。同时,利用自动雨量监测站、新型地质灾害自动位移监测仪等科技手段,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

  宁海还建立县乡两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依托地质灾害点、灾害监测员、手摇警报器“三位一体”,构建县、乡镇(街道)、村(社)、灾害点“四级一网”的防治应急体系。涉及威胁10人以上地质灾害点的乡镇(街道)每年开展1次以上应急演练,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

  下步,宁海县将启动地质环境与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全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系统,突出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并加大资金、装备、人员、技术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应急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确保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目标。

  江北

  力促“土地存量”变“发展增量”

  “江北区近年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土地利用效益的不断提升。”国土江北分局副局长何建军说,自2015年以来,江北区已盘活存量土地面积1686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面积2470亩,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301亩,助力江北区2015年实现生产总值增幅9.0%,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达14.0%。

  针对存量土地来源不一、形式多样、成因复杂的情况,江北区出台了《关于加快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若干意见(试行)》,对规范运作、扶持内容和方式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构建了“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用地三大数据库,搭建了存量土地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每块地位置、现状、规划的“图数结合”,实时动态掌握全区存量“三块地”利用情况,摸清了“家底”。

  同时,着眼向内挖潜,立体利用找增量。加快“腾笼换鸟”,对布局散乱、设施落后、闲置废弃的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协商收回、协议置换、“退二进三”等方式全面实施再开发。如近几年,对埃美柯、原华辰地块、广厦怡庭东侧地块等8宗土地进行退二进三,面积约186亩。此外,在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加速“空间延伸”,鼓励企业做好“上天、入地、加密、扩容”文章,切实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