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明天是第26个“国土日”,今年“国土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对宁波这样一个资源小市来说,这一主题意义尤为重大。本报今起推出一组土地供给侧改革报道,介绍宁波在盘活存量、土地精准投放、处置违法用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本报记者 孙吉晶 通讯员 楼立明 实习生 颜燕燕 “亿仓家居”线下总部、M6生鲜电商烘焙体验中心、潮牌“西村名物”体验店……鄞州区诚信路959号如今云集了各类先锋业态,入驻企业近百家,成为该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电子商务园,去年被评为一线电商平台服务企业。 谁能想到,这个专业电子商务园的前身是近4万平方米的一片工业厂房,且已空置3年多时间。近年来,鄞州区对闲置厂房进行集中排查、规划,绘制适合电商使用的“地图”,详细列出各处厂房的闲置面积、层高结构、配套设施等,促成闲置资源和“互联网+”项目“配对”,变身为电商众创空间。目前,该区已盘活闲置厂房30万平方米。 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推进,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宝贵。然而,不可否认,我市一些地方土地利用较为粗放、低效。更有甚者,部分土地资源“批而未供”或“供而未用”,长年处于“晒太阳”状态。 “既要守住耕地、生态和民生三条底线,又要坚决摒弃闲置、低效、粗放三个无底洞”。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表示,土地利用的模式,要从粗放转为集约,走内涵化发展路子,向存量土地要效益。 早在4年前,我市就打响了“盘活消化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攻坚战,规范供地行为,推动项目落地和开工建设。到去年底,全市累计盘活存量土地9.09万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1.5万亩。 针对部分地区房地产市场存量较大、区域分布不合理的实际,去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住宅用地供应与存量消化挂钩机制,对部分商品住宅过剩区域,减少供应计划数量甚至暂停供地。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市商品住宅库存面积比2014年底下降148.5万平方米,平均消化周期由35.4个月下降至16.5个月,市区消化周期更减少至11.5个月。 “以存代增”,这是我市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以存代增,就是在供应上以存量土地代替增量土地。“宁波许多低效存量地地理位置较好,改造后能创造出新的需求。”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处相关人士表示。 宁波恒迪汽车销售服务公司的30亩土地,原由一家劳动密集型服装企业使用。从制造业转为服务业后,年税收从以前的300多万元上升到如今的7000万元,营业额超过7亿元。 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建筑面积,却创造出大得多的价值,这在我市并非个案。位于宁镇西路123号的西电产业园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原为一家公司的闲置厂区。通过政府运作、企业搭台,最终该厂区被改造为科创功能园区,重点发展智慧城市相关领域产业。据统计,到去年底,全市5.75万亩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中,存量用地占比达到55%。 今年初,我市又出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调整建设用地保障方式,全面实施新增建设用地增加与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相结合的用地保障方式,引导各地进一步落实“亩产论英雄、集约促转型”的发展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