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时,交通事故也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威胁。 作为交通参与者,孩子与成人相比有着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不足。 首先,儿童的视觉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视觉范围远小于成人,他们看到一辆行驶的汽车需要4秒钟,而成人只需要0.25秒。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全面地观察交通,快速地处理路上遇到的突发情况。 其次,儿童心理上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注意力集中时间低于成人,而且不能像成人一样预见危险,当车辆驶近时会突然猛跑,走到路中央发现车辆时会惊慌失措。 第三,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能力远远比成人差,他们活泼好动,喜欢相互打闹追逐。更主要的是,儿童经常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件事情上,而忽视周围的情况,导致危险的发生。 凡此种种,决定了儿童作为交通行为的参与者,常常处于一种先天的弱势中。 在对儿童交通安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大多数人还存在着误区,认为儿童的交通安全是家长的事,是交警部门的事。如果不能引起全社会对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视,仅靠家长或交警去重视、去宣传,这是远远不够的。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安全,作为监护人,要充分了解孩子眼中的交通世界,理解孩子的行为特点,多给孩子讲一些交通安全知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遵守交通法规,从小培养孩子的交通安全意识,规避交通危险;带儿童乘车出行,要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锁;带孩子外出要看好孩子,不让孩子做危险的动作。幼儿园、学校更要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意识教育,让孩子们牢牢记住,在道路上行走、乘车,哪些做法是危险的,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让孩子远离交通危险,是全社会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