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瑄 苑京成 近年来,宁波加快节能降耗,再造绿色发展新优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2.5%,“十二五”期间全市单位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7%,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狠抓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监管节能,累计投资285.7亿元,实施节能改造项目4615个,实现节能407.9万吨标煤,火电、乙烯、PTA等部分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组织开展淘汰落后和“腾笼换鸟”专项行动。整治提升49个“低、小、散”块状经济区域,1795家企业完成淘汰落后产能(设备),其中整体关停企业611家,盘活存量土地68624亩,淘汰工业S7变压器3520台。 工业循环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全市共有5个园区和17家企业被列入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3家单位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名单。节能监管和服务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158亿元。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家将继续实行能源双控制度,同时更加注重能源利用的绿色化、清洁化、低碳化,节能考核任务将会更加艰巨。对此,我市将持续推进全社会节能降耗,为推动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整治“低小散”换来新天地 18个行业5397家企业关停 块状经济是我市工业发展的特色和基础,一些块状经济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对推动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行业、部分区块的“低小散”(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小作坊加工、布局分散、现场环境差)等情况比较明显,与我市生态文明、工业强市、和谐社会等建设要求还不适应、不协调,推进块状经济提质发展、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去年,我市针对“低小散”行业,组织开展“十百千万”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在前期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具体实施方案,大力推进十大重点行业整治提升、百家企业能效对标、千台无磁轭铝壳中频炉淘汰更新、万台注塑机节能改造等专项行动。一年来,年共计完成18个“低小散”重点行业(区块)整治提升工作,累计关停“低小散”企业和手工作坊5397家、腾出用地829亩。 一年来,各地整治亮点突出。余姚市取缔非法淘铜企业和发蓝发黑酸洗加工点260家,当地废水污染问题得到明显遏制。慈溪市强力推进拖鞋和小服装鞋帽等行业整治提升工作,有效消除环保、安全隐患。镇海区引进世界一流技术设备建成国内最大酸洗中心,安排部分酸洗产能转移到区酸洗中心,实现集中生产集中排污治理。鄞州关停“低小散”蔺草加工企业91家,基本解决粉尘污染扰民问题。 在企业能效对标方面,我市完成对160家企业的能源监察,下达整改通知235份,市区一家单位因能耗限额超标被征收惩罚性电价。在无磁轭铝壳中频炉淘汰更新方面,全市213家企业淘汰893台无磁轭铝壳中频炉,淘汰率达到96.7%,新装节能环保的有磁轭钢壳中频感应电炉573台,全市铸造行业的单位产品电耗指标明显降低。 注塑机节能改造是“重头戏”之一。去年我市出台《宁波市注塑机节能改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择优确定注塑机电机节能改造的产品及服务机构推荐名单,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改造模式。去年全年共计246家企业淘汰更新改造注塑机1586台,合计功率32246千瓦,年可节电1550万度,带动我市注塑机相关产业产值3亿元以上,为三年改造万台注塑机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和能效提升工程。谋划一批重大绿色发展改造项目,建设完善绿色制造项目库。在石化、钢铁、造纸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低温余热利用、电机系统节能等先进节能技术,组织实施节能改造项目500项以上、实现节能量50万吨标准煤以上。 继续推进“万台注塑机电机改造”专项行动,今年计划完成3500台以上。 指导工业企业加强能源审计、能源计量、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效对标等,加大节能监察力度,完成150家企业能源监察工作。在重点高耗能行业推行能效“领跑者”制度。 “腾换并举”调整产业结构 腾出用能空间26.7万吨标煤 盘活土地1.7万亩 最近,我市被评为省2015年度“腾笼换鸟”先进单位,这是我市连续四年获此荣誉。同时慈溪市也被评为省“腾笼换鸟”先进县(市、区)。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加快“腾笼换鸟”作为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坚持“腾换并举”,不断完善政策引导机制、市场倒逼机制、依法治理机制,取得明显成效。2015年我市淘汰落后产能炼钢22.7万吨、造纸12万吨、印染3.4亿米、铸造4.1万吨、轧钢30万吨、化工5万吨,共计腾出用能空间26.7万吨标准煤,盘活存量土地17614亩。淘汰落后产能、腾出用能空间、盘活存量土地、污染减排整治等方面均超额完成省定计划。 价格“杠杆”倒逼产业转型。我市严格落实铸造、不锈钢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去年征收差别电价2739万元。不锈钢行业11家企业整体关停、已累计淘汰不锈钢企业81家,占原有不锈钢企业总数的84%。铸造行业方面,在国内首次将“单位用电税收”指标作为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的标准,通过市场手段倒逼铸造行业转型提升,已累计淘汰冲天炉、铝壳中频炉等各类落后设备1189台,累计关停铸造企业47家,无序竞争行为减少,行业整体效益明显好转。2015年全市规上铸造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64亿元,同比增长20%,近半数规上企业达到工信部铸造行业准入条件。 组织开展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严重过剩产能工作。东腾纸业、伊尔兰针织等一批重点企业完成淘汰任务,累计淘汰落后产能炼钢22.7万吨、造纸12万吨、印染3.4亿米、铸造4.1万吨、轧钢30万吨、化工5万吨,共计腾出用能空间26.7万吨标准煤。我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成效获省考核组高度肯定。 推进非禁燃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市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改造的实施意见》(甬政办发〔2015〕175号),力争在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非禁燃区10蒸吨/时及以下高污染燃料锅炉的淘汰改造工作。经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15年共计完成688台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我市590台的目标任务。 今年起,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组织开展“低小散”重点行业整治提升深化“腾笼换鸟”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按“改造提升一批、整治规范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要求,开展“低小散”重点区块(行业)整治提升项目10个以上,整治提升“低小散”问题企业(作坊)1000家以上,提升块状经济发展质量。 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约束作用技术标准的门槛作用,严格执行节能能源、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安全生产等方面政策和标准,力争100家企业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其中整体关停重点企业30家,腾出用能空间20万吨标准煤以上。 严格执行不锈钢和铸造行业差别电价政策,推进“低效企业”提质增效、加快落后设备淘汰改造,对依然使用铝壳无磁轭中频炉的铸造企业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差别电价。继续开展新一轮的铸造企业单位用电税收绩效评价。 工业循环经济“领跑”全国 3家“国字号”循环产业园 大宗工业固废利用率超过97% 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必须坚持低碳循环发展,集约增效。 我市园区循环化改造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家单位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名单。 去年大榭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字号”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获国家补助资金7130万元,是全市第3个获得该项补助资金的园区。区内企业之间建立了循环经济的“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同时万华化学(宁波)聚氨酯有限公司还建成运行全球首套MDI废盐水回收利用装置。推进集中供热,集中供热率在90%以上。如今大榭已经形成“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发展脉络。 作为又一石油化工产业集聚区,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以上一个企业的产品副产品作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供热、污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化工管廊、化工码头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形成了园区企业共生循环产业链。如今宁波已形成“电厂—粉煤灰—新型墙材”“脱硫硫磺—硫酸—生产钛白粉和磷肥”等12类40多条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展工业循环经济是促进临港产业“减碳”的有力抓手。近年来,我市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有序推进。全市共完成工业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26个,主要包括宁钢余能发电项目、镇海电厂供热改造项目等。诸如完成宁波钢铁转炉煤气回收利用、韩华化学废水余热利用、台塑热电2#锅炉加装相变式换热器等重点节能项目758项、总投资38.3亿元,预计年节能量62.1万吨标准煤。建成绿色园区10个,先后有5个园区和17家企业被列入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7%以上。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79家,年综合利用废弃资源总量达到5137万吨,年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到51亿元。 接下来,我市将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化改造。在化工、化纤、有色等行业组织150家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建设一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通过推广应用天然气锅炉、电锅炉、集中供热等,力争完成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锅炉700台以上;加快推进热电联产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现行业清洁化、高效化和信息化发展,大幅削减烟气污染物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持续推进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包括继续推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开发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石化、建材、冶金、电力、废旧资源回收加工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开展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评选工作。提升企业工艺装备水平和节水管理水平,开展重点节水改造项目30个以上,创建节水型企业30家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