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邱晨带着女儿一起来到庆安会馆参观。(周娅婷 摄) |
实习生 徐文锦 通讯员 宋兵 本报记者 包凌雁 柠檬黄的土地,薄荷蓝的海洋,一座座生动的航海博物馆……这一切被收揽在一幅小小的手绘航海文化地图里。航海日即将启幕,我市有一位爱心的妈妈手绘了一张航海地图,让女儿在这张地图上了解航海文化。 “曾经的宁波人,靠海而生,靠海吃饭。”作为土生土长的宁波人,邱晨清晰地记得,在她孩提时,老外滩,轮船码头一字排开,记录了宁波开埠的历史,小时候,望着停泊靠岸的轮船,听着由远及近的鸣笛,埋下了她心中的航海情怀。 去年夏天,她在新闻上看到全国首张航海文化手绘地图在宁波问世,这点燃了她的灵感。邱晨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凭着正统的学院背景和扎实的美术功底,画一张包含全国19座博物馆的航海文化地图,对邱晨来讲不是难事,但也是个不小的“工程”。邱晨说,在动笔前,她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我对中国的航海文化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座博物馆身后有它独特的故事。” 笔者在这张手绘地图看到,19座航海博物馆在邱晨笔下各具特色。坐落于宁波三江口的清代建筑———庆安会馆,见证了宁波古代、近现代繁荣的海外交通和对外文化交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存。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宽阔的大门……体现了宁波地域的传统建造体系,其质感和色彩完全融入自然。 “博物馆存放着祖辈的足迹和记忆,可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博物馆好像还没有走进大众生活。我希望通过手绘的形式,让航海博物馆活泼起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航海文化。”邱晨表示。 据悉,邱晨绘制的航海文化手绘地图已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相中”,作为航海日活动期间的资料发放给远道而来的嘉宾和宁波市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