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闫亮 陈静 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非法无效的所谓最终裁决。这一裁决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注定无效,无法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和海洋权益构成任何影响。 专家认为,有关各方回归对话协商,才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正道。 仲裁非法 裁决无效 南海仲裁庭从一开始就缺乏成立的依据,更无权作出裁决。 关于南海问题,中国已于2006年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作出声明,将涉及海域划界等事项的争端排除适用包括仲裁在内的强制争端解决程序。 阿基诺三世治下的菲律宾就中国已明确排除的事项提起仲裁,已构成对《公约》的滥用,损害了《公约》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不仅违反国际法,也违背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对于建立在菲律宾非法诉求基础上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根本就不具有管辖权,强推仲裁是扩权、越权之举。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仲裁庭没有资格对任何主权主张说三道四。南海问题远远超出了其管辖范围,而仲裁庭也不可能获得任何机构授权。 “上述裁决无法改变、也不会影响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权益。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不会因一纸裁决就被否定。”阮宗泽说。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也认为,仲裁庭对于南海仲裁案没有管辖权,其发布的任何对中国的要求、裁决、命令都没有法律效力,中国对裁决结果不存在执行问题。 吴士存指出,菲律宾强推南海仲裁既是为了否定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和海洋权利,也是企图通过“法律”使自身非法主张合法化,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阴谋”。 此外,专家认为,南海仲裁案有许多“猫腻”,人为操纵痕迹明显。 阮宗泽指出,首先,围绕南海仲裁问题,美国一直在背后支持菲律宾,推波助澜。其次,南海仲裁庭公正性不断遭到质疑。时任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日本前外交官柳井俊二任命仲裁员一事就是仲裁庭的污点。 日本与中国存在领土争端,柳井俊二本来应该回避。但是,在南海仲裁庭五名仲裁员中,除一人由当事方菲律宾指派外,其余四人均由柳井俊二任命。 专家认为,南海仲裁庭成立并作出裁决是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信誉的很大伤害,对现行国际秩序也构成了重大威胁,应当引起国际社会足够警惕。 回归对话 协商解决 专家认为,在南海问题上,重回对话和协商的轨道才是正确的选择。 长期以来,中方始终倡导“双轨思路”,着眼于以和平方式、协商解决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即有关争议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协商谈判妥善解决,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由中国和东盟国家携手共同维护。 中国社会科学院海疆问题专家王晓鹏认为,不能把上述裁决的出台看作是解决南海问题的一个实践,仲裁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南海局势,不会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解决南海问题的进程。 在王晓鹏看来,海洋实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有能力在坚决维护海洋权益的同时,有效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深入落实“双轨思路”,通过搭建平台、促进合作,通过积累共识、管控分歧,可以逐步排除域外国家介入争端的影响。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同时,中方有信心,也完全有能力,同东盟国家一道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