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道与书法的对话

———观井上有一与沙孟海联展“看得见的思想”有感

  袁志坚

  

  承蒙策展人陈琦教授邀请,笔者近日在宁波华茂艺术馆欣赏了“看得见的思想———沙孟海、井上有一作品展”。虽然这是井上有一与沙孟海两位先生的联展,但称得上是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的对话。

  沙孟海是从宁波走出去的大家,对中国当代书坛的影响巨大。他转益多师,五体兼备,自中年后逐步形成了浑厚雄强、古拙朴茂、开合自如的风貌。这与他的人生体悟是相关的,经过了大波大折、大苦大难,乃见风骨刚健、真力弥满的精神。此次展出的楷书十二条屏系其青年时期所作,但已经有了宽博气象,笔墨的丰富性令人惊叹:将帖迹碑趣熔于一炉,用笔顺锋所起、信锋所趋,结字化颜化欧于无形之中,并参入篆隶古意,洋洋洒洒,气脉贯通。这样的书写,毫不刻板,毫不矫揉,精谨遒劲又姿态活泼,功底深厚又可见性情,人生的真实气息迎面而来。

  论者多称沙孟海晚年之作“随心所欲不逾矩”,实乃厚积薄发所致。杜甫自谓“晚岁渐于诗律细”,是从另一面来谈艺术自觉的,对艺术形式、艺术法则的遵循来自于对艺术形式、艺术法则的体悟,需要长时间的艺术实践才能感受、实现形式之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书法有“法”,这个“法”是共同的审美框架、文化传统、价值规范。当然,书法也无“法”,朱熹评价《十七帖》“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一从自己胸襟中出”,这才是有无之间的自由书写。

  井上有一的“随心所欲”,不止震撼日本和东亚,而且震撼了西方,进入了西方现代艺术史册。他的作品墨像奔腾,笔意飞舞,极富视觉冲击力。仔细观之,每一个字都有着不掩饰自己的姿势和表情,活生生如真人立在眼前。这次展出的“贫”字,如风雨中深一脚浅一脚行走的老僧,粗头乱服自安闲(井上一生贫困,临终前自谓“守贫挥豪六十七年”,写过无数的“贫”字);又如“花”字,旁若无人地孤寂绽放,宛在禅境中。井上有一的作品里有着一股燃烧的热情,这热情是经历了磨难、抗争后的率真之气,经历了反省、否定之后的豪迈之歌。

  井上有一曾与死神擦身而过。东京大空袭时,他躲避在所任教学校的仓库里,次日醒来,躺在累累横尸之中奄奄一息,经过人工呼吸抢救才起死回生。经过如此创伤和劫难之后,他大彻大悟:还有什么可以束缚自己呢?他从西方的美术里找到了能量爆炸的表现力,又从东方的禅宗里理解了心无挂碍的纯粹性。1982年,66岁的他写了一首诗《随心所欲地写吧》:“什么书法不书法/斩断它/我要同一切断绝,甚至断绝那创作的意识”,“在伪劣、假冒盛行的当今社会/摒弃一切低级趣味吧”。他的书写,超越了任何外部标准和他者眼光,唯有自己的生命才是真正的价值所在。这不是孤傲,而是对生命的珍视与坚守,是把书写与生命融为一体的超然决然,因此我行我素,直抵本心。

  中国书法是一种日常实践。一方面每日不辍,临习经典,心追手随,与古为徒,契合于笔墨呼吸与精神交往之间;另一方面,书写是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的师兄陈新亚提出“书法生活化”,即在日常的功能性书写中得心应手、心手相忘,持毛笔写字如拿筷子吃饭。而自江户时代以降,日本书道具有很强的创作性,即书写成为纯粹的艺术行为,重表现、释放,与中国书法重体现、修养截然不同。日本书道根植于中国书法,但受日本本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中,已经脱离中国书法的观念、趣味,成为与中国书法并开相映的奇葩。日本书道的现代韵味,并非背离传统,而是突破传统的形式束缚,向着个性解放、生命自由的方向生出新的活力。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比如井上有一的创作,敏锐地针对战后人性虚伪、社会功利的时代性问题进行批判,同时追寻不为物役、除却幻念的精神世界,使艺术回到了生命本源。

  相形之下,当下中国书法的问题是既不能接续传统,汲古为新,又不能直面现实,问道本心。前一种情形是书法家的职业化。书法家没有字外功夫,修养不足,急功近利,被展厅效果、市场需求、评奖风向等牵着鼻子走,而且传统的笔墨功夫下得不够,流行书风、“丑书”的一时泛滥即为证明。后一种情形是书法家的工匠化,万事不关心,埋头只写字,形式感有余而主体性萎缩,缺乏艺术思想和人文关怀,找不到精神价值也找不到创造价值的话语方式。有人惊叹,中国书法再也没有大师了!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何来大师呢?

  当然,日本书道也有值得反思之处,譬如过于重视造型,甚至作品以单个字为主,变化少,形式夸张。这是否是美学上的简化、思想上的贫乏呢?中国传统书法为什么强调笔墨的丰富性?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生命本身的丰富性。正因为此,井上有一逝世之前以原寸通临《颜氏家庙碑》二千八百八十字,将颜真卿的晚年作为对身患绝症的自己的鼓舞,从颜书中感受到“更新鲜、更新颖、宛如那颗星一样的新的惊愕”,汲取生命不竭的活力。

  笔者偶然读到日本书法家青山庆示的一篇文章,谈到其父亲青山杉雨曾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时,与沙孟海先生在日本有过一次联展,其时沙老已经逝世。这次井上有一与沙孟海的联展,又一次证明沙孟海在中国当代书法史上的代表地位,也又一次启迪我们从中国书法与日本书道的对话中提高各自的创造力。对于在纸上留下生命痕迹的书者而言,创造力就是看得见的思想。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