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榫头作笔
写匠心

  工作人员正在拼接1:1的天王殿。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斗拱结构组装。
  工作人员正在对山门模型进行抛光。
  工作人员正在为1:10的望江楼模型进行打磨。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器加工,决不用铁钉,木结构相连处就是榫与卯,凸出嵌凹进,榫穿进卯,猛力一锤,即可契合。那些只用传统榫卯结构连接的家具、古建筑,一用便是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全依赖于榫卯的功劳。而慈溪市掌起镇金鲁班大木作园林有限公司便是当地“榫卯匠人”的聚集地,其负责人郭永尧更是浙江省非遗项目《传统木构营造技艺》传承人。

  近日,记者来到金鲁班大木作园林有限公司,还未走进车间便被花梨木独有的清香唤醒了鼻孔中的每个细胞。而当记者走进车间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车间大厅内,摆放着一座巨大的天王殿殿基,3名匠人正在上面敲敲打打,将榫头和榫眼进行拼接。由于积年熏染,周边白墙壁也被染成了复古的棕红色。

  “这是客人订购的一座天王殿,高15米、长28.4米、宽19.8米,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郭永尧用地道的慈溪方言告诉记者,年仅13岁时,他便师从鄞州区横溪镇知名老木匠张定丰先生学木匠,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不仅在当地有着响当当的名气,更是将两座大雄宝殿模型送出了国门,落户澳大利亚怀王市。

  “榫与卯结合成的木器从不锈蚀,必要情况下还可拆卸修复,甚至可以做到整栋建筑物的搬迁。”郭永尧自豪地说,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往一凿一斧缓慢的制作工艺,在如今的流水生产线上,显得弥足珍贵。

  尽管在“榫卯”世界中闯出了不少成绩,可现实让郭永尧颇感无奈。好的木材资源越来越稀缺,老匠人逐渐老去,年轻人又不愿入行,郭永尧为“榫卯匠人”的未来生出些许担忧。

  (吴冠夏 项一嵚 夏赟 宓开芳 文/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