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新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1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新理解“公共品”属性

  新华社发

  朱海就           

  

  在主流的经济理论中,“公共品”指的是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商品或服务。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具有上述特征的商品或服务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等问题,为此,市场就不能积极有效地将“公共品”生产出来,从而得出结论说,“公共品”必然也必须要由政府来提供。但事实上,如此的“公共品”理论很大程度上只是“静态”与“局部均衡”下的虚构逻辑,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同时,“公共品”与“私人品”的这种两分法也只有在静态与局部均衡的条件下才是成立的。为了能够真实地理解市场中的“公共品”,可以从“过程”与“一般均衡”的视角重新解读“公共品”的相关性质。

  从“过程”的角度看,一种产品(服务),其“公共性”还是“私人性”并非事先给定的、一成不变的,而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经营策略,也即,企业家既可以将他的产品变成免费的公共品,也可以变成收费的私人品。比如,为了获得用户数量(广告效应,市场影响力),他可以将产品变成公共品,为了获取利润,他可以将产品变为私人品。比如,奇虎360的杀毒软件,腾讯公司的微信服务,以及阿里巴巴的淘宝网等等,都是免费供人们使用的,可以说,它们均具备“公共品”的性质,对消费者来说,也都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然而,那只是企业家的竞争策略,而不是说那些产品本身就是非竞争、非排他的。另外,有些产品,尽管是“公共品”,但就其产品的所有权而言却是私人的,如奇虎360的杀毒软件,是奇虎旗下的产品,产权仅归奇虎360公司所有。可见,产品的属性(究竟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不是事先给定的,是企业家的策略决定产品的属性,而不是产品的属性决定了企业家的策略,主流理论刚好弄反了。

  公共品的“外部性”本身并不意味着“市场失灵”,相反,它意味着企业家需要在该领域发挥其才能。可以说,企业家才能发挥的过程,也是不断建立财产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先产权模糊的“公共品”逐渐变得产权明晰,进而,公地悲剧问题也有望得到逐步的解决。然而,主流的公共品理论却把外部性视为给定的特征,这也就相当于无视甚至排斥了企业家的作用。所以,重要的问题,不是产品究竟有无竞争性或排他性,或者说,究竟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而是是否允许企业家在该领域发挥其才能。

  科斯曾用“灯塔”的例子说明,市场也是可以提供“灯塔”这种公共产品的,其论证过程也体现了“过程”的视角。显然,这比庇古等人的“人为消除外部性”的思路更为高明,但遗憾的是,科斯并没有进一步再挖掘这一过程思想,没能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全新的理论。可以说,他依然在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内展开分析,同时,也没有把企业家引入到理论之中,总体而言,其分析方法依然是静态的。

  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假如没有市场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政府就不可能提供什么公共品,或者说,只有当更大范围的市场分工存在时,由政府提供所谓的“公共品”才是可能的。比如,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看似公共品,但如果打开这种公共品的“黑箱”,就会发现其中的公交车、信号灯等往往都是私人生产的。比如,很多城市现在使用的新能源公交车就是由私企公司提供的,另外,一般来说,其司机甚至交通协管员也非公务员,而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合同制员工。再如,城市道路卫生往往被视为公共品,但清洁道路的清洁工,一般来说也不是政府公务员,这些例子都表明,并不是政府提供了公共品,而是市场(无数的私人)提供了公共品。因此,即便对那些目前仍由政府提供的所谓“公共品”来说,为了能使其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口碑,也应该让市场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简言之,主流的公共品理论其问题在于没有“一般均衡”的视角,仅是就公共品谈公共品,把公共品与市场整体割裂开来。

  实际上,人们日常需要的绝大多数产品,无论其有多大程度的所谓“公共性”或“私人性”,可以说都是市场提供的,如里德“铅笔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市场中无数的人都对某个产品的生产做出了贡献,但我们难以区分究竟是谁对该产品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同时,每一个人都从市场中受益,但这种受益并不能被分割,或是归到某些特定的人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始终为公共品的也只有“市场”本身。

  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从市场获得的利益远超其对市场的贡献,其原因不仅在于我们同时代的人创造了大量免费的信息(如价格)、服务和产品,还在于前人积累下来的大量资本及知识,很多情况下,我们无需为使用前人的这些“遗产”而付费,换句话说,我们坐享其成,免费地接受了他们的馈赠,比如语言文字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法律、习俗和规则等等。

  事实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只依赖于某些所谓的“公共品”,而是受益于市场中各类产品与服务的增多及其质量的改善,不夸张地说,“市场”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利益,因此,真正的“公共品”问题不是确保特定的生产组织去为人们提供特定类型的所谓“公共品”(如医疗、教育等),而是确保“市场”的良好运转,以使其能更好地为人们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

  由于市场的运行有赖于“一般性法则”,所以,一般性法则和市场一样,也是真正的公共品,这也意味着,对该法则的维护同样是真正的公共品问题。由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这一法则产生影响,为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该公共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作者系浙江工商大学教授)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