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邱师生访问团在宁波博物馆前留影。 (金晶 王涛 摄) |
见习记者 金 晶 江北记者站 吴红波 通讯员 王 涛 从游转休闲繁华的老外滩,到“密探”规模宏大的宁波舟山港、体验科技馆的点点滴滴,再到感受慈城半朴园的传统文化、寻觅保国寺这千年古寺的历史传奇……这16名韩国中学生与16名宁波学子手牵手,共同开启了一场奇妙宁波之旅。 大巴驶进洪塘镇的鞍山村,向西行进几里,便抵达了保国寺。“到了,到了!”伴随着夏日的蝉鸣,山里下起了太阳雨,在氤氲的空气中,千年古刹迎来了首个韩国青少年国际交流团。这是16名来自韩国大邱市的中学生抵达宁波的第四站,与他们一同来的还有江北实验中学的16名结对的学生。 跨入保国寺的大门,沿着石阶而上,茂林、小溪、石桥……跨国文化、新生力量在这古韵中交流碰撞。“全部结构没有用一枚铁钉,全凭精巧的榫卯使斗拱层层相衔,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了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当得知保国寺内大雄宝殿的传奇构造时,孩子们都惊得目瞪口呆,“亲眼见到这座神奇的建筑,简直太不可思议了。”韩国的学生发出感叹。“那这些木质是如何保存下来的呢?”“这里面又有什么历史故事?”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孩子们在交流中逐渐拨开迷雾。 “宁波的建筑很有特色,韩国多的是公寓楼,半朴园的瓦片屋和这个全靠木头搭建起来的寺庙都让人觉得新奇和震惊。”第一次到访中国的韩国大邱市的初三学生李有璨告诉记者,宁波的每一个走访地都让他印象深刻。“宁波舟山港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是我远远没有想到的,还有科技馆、慈城半朴园等地的很多体验活动让我很感兴趣。” 慈城半朴园里,来自大邱的金怜惠,在团扇上亲手绘上了一枝梅花,并在结对好友的帮助下,郑重其事地写下了歪歪扭扭的“梅”字。她拿着自己的作品反复欣赏,爱不释手。除了传统手工艺团扇手绘,少年们还体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草木染,用红、黄、蓝三色的天然草木,进行手工印染。16岁的朴奎洪说,此前他在韩国上过一次染色实践课,与这次的传统草木印染相比,在材料、颜色和捆扎等方面有着较多的相似性,这让他感觉到了中韩文化上的亲近。 这次交流活动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开展,其中有2天韩国学生住在中国学生家中。“住家爸爸教我用汉语说‘我爱你’,我也告诉他用韩语怎么说”“我和中国朋友都很喜欢说唱。”“韩国没有花椒、虾酱等香辛料的做法,这一次好好体验了一下,味道竟然还不错!”……尽管语言不通,孩子们依然会用眼神、手势、英语进行沟通,彼此间逐渐形成一种默契。 在大邱和宁波两地的老师眼中,孩子们的相识相知从而形成两国文化间的交流是此次行程的意义所在。“这次我们为宁波带来了学生表演的韩流音乐舞蹈节目还有韩国说唱版的国歌,很受青少年欢迎。”大邱市李恫澈老师表示,宁波和大邱的天气和文化,还有生活习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让他们感到十分熟悉,也很开心。在短暂的几天文化交流中,他感受到,在儒教思想、孝道、礼仪等方面,两国有着相似之处。 据悉,为了拓展我市青少年的国际视野,每年仅江北区就会组织六七个青少年学生访问团出国交流,到访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青少年访问团的人数也是在逐年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