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6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冲击、同质化竞争、“库存”累积,这三座“大山”近年来压得甬城商业地产和零售业的经营者喘不过气来。昨天,宁波商业品牌商在2016中国(浙江·宁波)商业品牌大集上展开高端对话,试图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互联网时代,如何打破商业困局?

  这么多商业品牌,有多少是消费者的“菜”?(张正伟 摄)

  本报记者 张正伟

  见习记者 徐展新

  

  大集:百余商家取经

  恒一广场来了,华侨城来了,富邦世纪广场也来了……昨天上午,宁波知名商业地产品牌齐聚鼓楼地铁站。2016中国(浙江·宁波)商业品牌大集在此举行,国内外百余家知名品牌商代表出席。作为东道主,宁波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营商和重点商贸企业负责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家门口取经的机会。

  这是近年来少见的大规模、高规格的商业品牌“大集会”。如今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网点进入过度扩张后的疲软期,商业品牌商包括地产商、批发零售商都在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本次大集以“联合、分享、共赢”为主题,目的是搭建商业与品牌连接的桥梁,探讨商贸发展与城市商业再繁荣的新机遇。

  本次大集由市商务委和省商贸业联合会共同举办。国内外知名品牌在现场分享成长故事,发布品牌拓展计划,并与宁波商业资源进行对接。正如市商务委主任陈秀忠在致辞中所言,此次大集为商业与品牌搭建了难得的平台。

  困局:宁波感同身受

  体量越建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经营业绩却越来越差。近年来,商业地产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发展怪圈。“现代消费呈现细分化、小型化与个性化的趋势,你还在那边求大求全,不但商品卖不出去,企业运营成本也会随之上升,利润则直线下滑。”搜铺网商业地产研究院院长陆兴泰分析认为,如今的国内商业体数量远超警戒线,局部泡沫开始显现,商业烂尾楼屡屡见诸报端,必须及时叫停“粗放式”发展模式。

  对于这种困局,宁波感同身受。近年来,我市不断出现商业品牌退市和商业广场经营难以为继的新闻。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我市15家重点百货商场、7家重点超市、4家重点便利店销售额均出现负增长,只有专卖店的日子还算好过。

  但“负增长”未能降低多年来“大兴土木”的热度。近年来,我市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商业综合体仍有57个,过去两年就新增了9家商业广场。

  “达到饱和状态之前,商业地产行业进行洗牌和整合不可避免,这必然给商业带来短期甚至长期的震荡。”与会专家提醒,对于一个城市而言,要及时感知预警,寻找调整之策。

  求生:转型谋求出路

  今年上半年,由于区内传统商贸企业积极运用移动支付实现O2O转型,海曙区27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网络销售额23.42亿元,同比增长125.1%。由此可见,面对发展困境,商业并非没有出路。“面对新兴消费方式,商业地产和零售业商家要真正为消费者着想,找到重新链接顾客的方式,并好好维护。”陆兴泰说。

  在昨天的品牌大集上分享经验时,新世界中国地产、洲际大酒店大中华区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商业集聚发展的话题。他们认为,在商业地产开发领域,要注重行业集中度,推动区域性、规模性发展。搜铺网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的国内商业地产开发商,本地型占89%,区域型占6%,全国型仅占5%。“虽然本地型开发商凭借数量优势可以快速扩张,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机构和充足的资金支持,会出现‘重招商、轻定位’和不尊重商业规律等问题。”

  对于时下零售业业绩下滑的状况,与会嘉宾认为,零售品牌要加大供给侧改革,从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入手,推销适销对路的商品。“80后、90后乃至00后消费者注重主动选择、个性化体验,讲求高情感消费,逐渐成为消费主体。”业内专家认为,零售商要推出更多个性化商品,针对不同的消费圈(层)精准营销。“大而全不如小而专,降价不如提质,普适不如独特。”这位专家表示。

  互联网销售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今的消费者逐渐成为“指尖一代”,借助互联网和移动客户端分享信息。未来网购仍然是影响百货、超市、家电、家居等市场的主要因素,但零售业没有必要因此“谈网色变”。“网购影响零售,但也极大地丰富了购物的环境和内容,方便了消费者。互联网还能帮助商家及时掌握消费群体特征和消费者的喜好。”一位与会专家认为,零售业要敢于触网,通过互联网来调整产品结构与经营模式,这样才能在新一轮发展转型中占得先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