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台湾农村生态中能学到什么

  《如果可以这样做农民》
  绿妖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年6月
  
  作者走访台湾60余位农民、10余个民间团体与台湾当局,以农民的个人故事与乡村的普遍现状,勾连台湾农业、历史、经济、民生、环保、社会创新等多个维度,丰富地呈现了台湾乡村现代化与传统的博弈与结合,农民的尊严、职业、创造与坚守。
  《经济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新思路》
  陈锡文 韩俊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3
  本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最新科研成果的汇集,研究内容涉及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土地问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农村金融、农业环境治理、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为经济新常态下破解我国“三农”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知识与权力:农民环境抗争的人类学研究》
  司开玲 著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7
  本书选取知识与权力的视角,探讨了当前农民在环境抗争中所遭遇的困境:不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看得见”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现代治理所依赖的那些“看不见”的知识生成。单从农民环境抗争的角度来说,这些知识生成过程包括根本意义上的对自然的“客观化”,以及对生活者意义感的故意忽略。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朱晨凯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甚至全世界都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农业如何转型,传统农民怎么自处,农产品如何流通,有了全球化、新的农业技术之后,农民何去何从,不管你是出生在农村还是城市,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问题。本书深入剖析了台湾农村生态,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台湾民间组织———农会。农会的功能是农业的辅助和补充,帮助农民解决问题。书中介绍了一个案例:青年江明勋本是台北的一位电脑工程师,月收入3.5万新台币,因为孩子出生,有了更多金钱需求,他选择回到农村种香菇,半年就赚到了以前一年的收入。作者在书中提到,“像江明勋这样种香菇的农户,最高可在农会贷款到800万元新台币,台湾成熟的培训机制和民间团体的力量,让返乡的年轻人更自然地融入到农村生活当中”。

  台湾有一个“在地”的概念,能很好解释“城里人”为何能够迅速融入农村生活。“在台湾,听到最频繁的词语是‘在地’,不管是坐在书桌后的知识分子,还是站在田头的老农,都很自然地使用这个词语,它带有方位感和族群认同。”在作者看来,“在地”指的是“在这里”,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生活空间、土地和自然,它是一种思维意识和状态,强调民众的主体感、家园感和参与意识。

  像歌手林生祥,作为“返乡青年”中的一员,他平时住在美浓,他觉得自己是美浓的一份子。最初他喜欢摇滚音乐、重金属,在一次美浓的庙会上,他被自己的乡亲轰下了台,这对他刺激很大。后来他就开始思考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关系,走访了一些音乐老人,重新拾起几乎失传的传统音乐———月琴,以美浓客家传统音乐作为自己音乐的根基,同时,也收集台湾原住民音乐,融合进自己的音乐中,最终创造了独具一格的音乐形式———新民谣体,并最终获得社会认可。

  书中介绍的一些农业政策也十分值得借鉴和参考。1984年,台湾提出“精致农业”,如今已成为台湾农业特色泛称。其核心是发展技术与资金密集型农业,由重视产量转为提升品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观光休闲农业等。在农用土地被工商业不断挤占的情况下,力求增加单位农地生产价值及附加值,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多元化农业。

  资金密集,农业配套的贷款政策,在菇农江明勋的案例里有体现:技术方面,主管部门推行农业机械化、品种改良、健全农产品共同运销制度;积极辅导农户共同或委托经营,扩大农场经营规模,同时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教育。

  攻克技术不难,难的是如何让理论服务于最基层农民。台湾的农业推广是一个立体结构,多个单元可相互流通。农民可以通过产销班、农会、农改场、农试所、各种民间协会、就近的大学等寻找帮助;反过来,新技术也通过产销班、讲习班等形式普及,并印成免费赠阅农会会员的《农情月刊》和《丰年》等印刷品进行推广。

  本书作者所考察的农民,既有普通保守的老农民、年轻先进的新农民,也有那些家长式农民,不管他们的性格如何、土地多少,不管清贫还是富有,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能够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思考。他们把握自己所拥有的空间和渠道,不断地开拓、争取自己的权利,既不脱离传统,又能够可持续地改善生存空间和生活形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