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7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灵桥今日原样“回归”

———写在灵桥大修完成重新通车之际

  灵桥拱肋拼接合龙。
  灵桥桥面板运达现场。

  撰文  王 岚 王洁瑾 周 骏

  供图  市政管理处

  

  核心提示

  灵桥,横跨于宁波市海曙区与江东区分界的奉化江上,早先名为“老江桥”,曾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

  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成为一代代宁波人的乡愁与记忆,是宁波城市繁荣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风雨”灵桥,几多变迁。1936年,在宁波旅沪同乡会的资助下,德国西门子公司完成现代灵桥建设,设计使用期限70年。它是中国桥梁史上唯一采用三铰拱钢结构形式的城市桥梁,被视为宁波城徽与地标。

  近代灵桥,依然频频“受伤”。2013年底,灵桥按“原地维修、修旧如旧”的方案进行全封闭维修,计划工期一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灵桥再次回到我们视线中时,已历时三年。

  今天,灵桥重新启用了。它,依然是宁波人记忆中的老样子,但同时,又是一座兼具了新时代特征的新桥。

  灵桥对于宁波来说,是一座极具历史意义、有着城徽般特殊地位的标志性建筑。为兼顾灵桥的交通功能与文物价值,市城管部门在大修工程中,既对灵桥结构进行了维修加固,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其文物价值,这使得维修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都大大超过了预期,远非普通新建工程可比。

  灵桥维修,一场修旧如旧的攻坚之战

  四请院士把关 方案几经调整

  灵桥大修,市城管部门在灵桥病害论证、初步设计评审、基础加固研究、施工难题研究等关键阶段,先后四次邀请王景全、周绪红、秦顺全等工程院院士及吕忠达等桥梁专家、张之平等文物专家“把脉治病”,召开各类论证会议10余次,确保方案的每个细节都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并行之有理、行之有据。

  由于灵桥的历史资料匮乏,桥梁的实际情况,尤其拱肋内部及下部结构等隐蔽部位在维修前难以精确掌握。因此,经常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维修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以强化各步骤的科学理论依据,最大限度地保护灵桥的文物属性。

  2014年5月,在对灵桥拱肋进行拆除后,检测单位对结构断面、尺寸、线形等进行了全面复测,发现拱肋的尺寸情况、内部构造、拱轴线位置与原设计方案存在较大出入,变形、锈蚀等病害情况也较预期严重。为此,设计单位耗时2个多月,重新对设计图纸进行了调整细化。2015年1月,上部结构基本完成维修,现场进入基础加固阶段。为尽可能地保护原有基础,参建单位又多次对基础加固的必要性进行论证,补勘地质资料,复核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并在细节上多次对方案进行优化,最终选定了施工技术难度较大,但对老基础扰动最小的方案,在灵桥两侧各插打两根超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优化施工安排 强化工程质量

  由于文保审批、方案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灵桥大修工程的进度相对滞后。为尽量缩短工期,参建单位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加大人员、设备投入,不断调整和优化施工安排,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抢抓工程进度。

  在拱肋拼装过程中,为加快进度,施工单位采用两侧同步紧凑型的施工组织。例如,在海曙侧进行系梁等基础加固作业的同时,在江东侧进行上部拱肋节段的拼装工作。通过不同工序间的交叉进行、同步开展,完善各道工序间的作业安排,大大缩短了拱肋拼装的时间。

  桥面沥青铺设阶段,正值梅雨季节。施工人员为了抢抓来之不易的晴好天气,从清晨5时就开始出工,一直忙活到7时才吃早饭。摊铺作业,热沥青铺下时温度可达150℃,再加上阳光暴晒,整个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巨大蒸笼,让人大汗淋漓。“热是热了点,但这样铺出来的路面质量好。”施工人员说。

  安全风险管理也是施工组织过程中的一道难题。在大修过程中,城管部门多次与海事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制定了详细的水上施工作业方案,以确保通航和施工安全。同时,还专门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对整个通航警戒体系进行管控调度,时刻维护过往船只行驶安全,为灵桥的安全维修保驾护航。最终实现了在安全生产管理上零事故,在文明施工方面零投诉。

  方寸转圜之地 足见艰辛不易

  2015年4月,灵桥大修现场进入空箱和基础的加固维修阶段。为完成围堰形成无水环境,工人们在江水退潮后,纷纷下到泥泞中,将机械无法清理的块石、淤泥等清掏出来并运送上岸。情况紧急时,还要跳进江水中,从岸边运来沙袋筑成挡水屏障。由于江边的淤泥较厚,施工人员的脚都陷在泥里,最深处,江水直没胸口,行动时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10多个施工人员在冰冷的水里轮番上阵,最终完成了施工围堰。

  灵桥空箱施工,又给施工人员出了道新难题:其实际构造不仅极为特殊,还病害严重,内部的淤泥厚达2米。维修加固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忍着难闻的气味钻到空箱内部,长时间进行打磨修复、粘贴碳布及放置钢支撑等一系列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空箱内部空间狭小密闭,所有加固构件由人工搬运,而每个构件有一两百斤重。据统计,空箱维修加固期间,工人们人工扛送构件的总重量竟有200多吨。

  基础加固作业,最终确定了在老基础侧加打4根超大直径3.6m钻孔灌注桩的基础加固方案,以尽量减少对老基础的扰动。将4根庞然大物精确插打的过程,就是“插打-纠偏-再插打”和“插打-清理乱石-再插打”的过程。现场施工人员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既是份“移山填海”的体力活,又是份“穿针引线”的精细活,还是份“三折其肱”的耐心活。

  结构精确拼装 延续传统工艺

  2014年7月,现场进入拱肋维修加固阶段,施工单位对拆卸下来的拱肋进行了喷砂除锈、电弧喷铝防腐、矫正、内衬钢板加固及配钻、施铆等施工作业。在配钻过程中,每块钢板和构件要按照原先的点位一一钻孔。在完成配钻后,工人们还要在拱肋内部进行铆接作业。

  为保留灵桥传统的热铆工艺,确保铆接质量,每一枚铆钉要加热到1200℃后再进行施工。铆接时正值七八月份,施工人员要钳着炙热的铆钉,钻到狭小的拱肋内部,从内部向外部精确穿钉和顶钉。狭小的空间里连转身都很困难,再加上钢制的拱肋被太阳晒得滚烫,施工人员形容,在这种环境下进行热铆作业,就好像置身在烤箱中,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拱肋拼装,特别是吊杆的安装,没有任何支撑和吊点,全过程都要施工人员凌空进行。为解决这一难题,施工单位采用了双钩跨拱肋同步倒插式起吊安装的方式,即用双钩固定在吊杆两边,起吊后倒插入拱肋,施工人员在吊杆点位边侧同步对其进行定位和固定安装,最终顺利完成全部吊杆的定位安装。

  灵桥和一座城的故事

  如今,在宁波的三江之上可谓众桥林立。青林湾大桥、甬江大桥、外滩大桥……但作为历史记忆、宁波沧桑变迁的历史见证,宁波人精诚团结的精神象征,唯有灵桥最值得期待。

  她是一卷无言的史册

  那是在唐长庆三年(公元823年),明州刺史应彪建造了宁波历史上第一座跨江浮桥。这座浮桥由16条木船排列而成,上铺木板。据传,桥建成时,天空有彩虹灵光显现,遂取桥名为“灵现桥”,简称“灵桥”。灵桥的历史悠久,几乎与宁波城(唐长庆元年(821年)于三江口建子城)同龄,距今已有近一千两百年的历史。

  由于16条船横阻江面,江流汹涌时,不但容易使过往船只与浮桥相撞,还可能发生桥链崩断、整座浮桥被水冲走、行人落水溺毙的事故。

  把灵桥由老式浮桥改为现代桥梁的设想,早在清末就已提出,但因为经费问题一直未能施行。后来,又成立了“改建老江桥工程局”,但因为江浙战争和北伐战事的爆发,导致改建之举再次搁浅。

  1931年,“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在沪、甬两地成立,邀请上海工部局英籍工程师詹姆生测绘设计,并募集预算工程款70万(银圆)。1934年5月1日,灵桥工程正式动工,由上海德商西门子洋行承建,并于1936年5月25日竣工,6月27日举行通桥大典。自此,一座银灰色配以朱栏的长虹般钢结构的灵桥便横亘在奉化江上,至今已历经了80年的岁月。

  她是宁波精神的象征

  建设灵桥的70万银圆费用,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为筹措建桥费用,灵桥筹建委员会在沪甬两地发起募捐,乡绅百姓纷纷慷慨解囊,最终,70万银圆的建桥费用全部由民间集资而来。

  宁波帮博物馆保留了当时的募捐收据存根,成为这桩亘古少有奇事的佐证。《重建灵桥碑记》中如是说:“是役也,用币七十万有奇,不费公帑,悉输于民。斯邦之人,累多弘毅……邦人之急公好义,实非他乡所能及。”可以说,灵桥同时也象征着宁波人民精诚团结、造福桑梓、情系故土的高尚精神。

  灵桥建成后第二年,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宁波的交通要道,灵桥成为日军战机轰炸的首要目标。最猖狂的一次,共有九架敌机投下了18枚炸弹。宁波解放之初,灵桥又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轮番轰炸。经过数次炮火洗礼,钢铁灵桥的桥面上弹坑累累,桥身上也到处是弹痕,却始终巍然屹立在奉化江上。那铮铮桥身,仿佛在诉说着可歌可泣的战争岁月,也在歌颂着这片土地上不畏险阻、不屈不挠、激流勇进的宁波人。

  她是一座城市的徽章

  上世纪30年代,三江口周边的房屋都很低矮,建成后的灵桥横跨江面,显得更加气魄、雄浑,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地标,受到宁波人民的重视和喜爱。

  “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这句宁波老话无疑道尽了当时以灵桥为核心的江两岸的繁华与鼎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灵桥还成为许多宁波地方产品的品牌,如灵桥牌大雪糕、灵桥牌香烟,甚至口口相传的灵桥牌普通话,都标榜着灵桥对于宁波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灵桥还是我国第一座有中国工程师参与设计的单孔钢梁环形桥,也是现存唯一的三铰拱钢结构形式城市桥梁。它把宁波浓缩成了一部从古到今的发展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悲欢离合、荣辱兴衰,成为连接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记忆。

  灵桥保护,细节之中见克周

  灵桥在维修过程中坚持“原地维修,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在确保桥梁维修符合规范标准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其文物价值的影响。

  严格遵循文物修缮审批流程

  灵桥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施工过程中,各项维修方案都严格执行文物修缮的审批程序。从设计方案审查批复到施工方案的备案,都经省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并对维修方案进行多次反复论证后方予实施。

  如基础加固,需要待上部结构卸载后才能进行承载力检测。在制定方案时,城管部门除了对基础加固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研究论证外,还邀请了工程院院士进行反复研讨,最终形成新的扰动较小的方案进行单项报批。

  拆卸下来的构件分类妥善处理

  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灵桥的文物属性,拆卸下来的构件都得到妥善修复或处理。

  首先,每个构件会拥有一个独立的编号,以便对构件的去向进行全程跟踪。检测单位会对拆卸下来的构件作深度检测和使用性能判断,判断其结构强度和剩余寿命是否能满足灵桥的使用要求;再者,根据检测结果,对保留使用的构件进行矫正、除锈、防腐、维修、加固等处理,同时保留弹坑等历史遗留痕迹。对无法使用的构件,经现场文物咨询、施工监理及业主认定后回收保存,并确保新替代构件的形状、尺寸不变;最后,按照编号对构件进行拼接和安装,确保灵桥的历史结构与风貌得到最大程度的还原。

  保留三铰拱结构和传统铆接工艺

  灵桥大修保留了灵桥的三大核心价值:国内城市桥梁中仅存的三铰拱结构、传统的铆接工艺以及整体的钢结构风貌。

  传统的铆接工艺,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逐步被焊接和栓接工艺所取代,会铆钉施工的工人也日渐稀少。为了原汁原味地保留这项传统工艺,施工单位特地请来了一支具有丰富铆接经验的施工队伍,可以说是这门“手艺活儿”里的行家里手。

  在拆除过程中,工人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拆除铆钉,不得随意切割构件或破坏铆钉孔。另一侧,还安排工人用锥形容器进行接收,避免铆钉坠入江中。拆除下来的铆钉经过分袋、收集和整理,统一入库保管。在铆接时,则以五六个工人为一小组,严格按照“烧钉、穿钉、抛钉(高空作业)、顶钉、铆钉”的流程进行施工。例如在进行拱肋拼接时,工人要先将铆钉加热到1200℃,经过一抛、一接、一传,铆钉就到了穿钉师傅的手中。在成功穿孔后,旁边的顶钉师傅向外一顶,最后再由等在外边的师傅进行铆钉。整个过程持续不过十几秒,要求铆接的工人心快、眼快、手快,不能有丝毫耽搁,这样才能确保铆钉的温度和施铆质量。整座灵桥的拼装,这支队伍共铆接铆钉十万余套。

  此外,在维修过程中,文保部门也对灵桥维修的文保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花絮

  一脉相承的“精细化”

  修旧如旧,不仅仅是灵桥原貌重现,更重要的是对旧时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建桥态度的传承与弘扬。

  据史料记载,灵桥在1936年初建时,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要求近乎苛刻。如拌水泥、浇桥面用的砂石,全都要用筛子仔细筛过,过大过小的都不要。筛过后的砂石被清洗得一尘不染,检验时用白纱布把砂石包起来,解开后,纱布必须依旧干净洁白。

  本次灵桥大修,秉承了灵桥初建时那份精细与匠心。

  如灵桥拱肋拼装,为确保拱肋拼装的线型和精度达到设计要求,过程中采取先临时匹配拼装,后测量初定线型,再校核微调线型,最终铆固合拢成型的步骤进行。

  拼装前,施工单位会先在地面上将2个小节段试拼成1个大节段,并对老构件和内衬钢板的铆钉孔进行配钻,对线型进行测量初定。试拼成功后,再将大节段吊装上架,每拼装一个节段,就要对该节段的线型和精度重新进行复核,即在整个上架阶段,施工单位就要重复测量和调整线型10余次。

  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精细化的测量和调整,用次数换精度,才最终确保了拱肋的拱度、落点得到精确还原,与设计方案没有丝毫的出入。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