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开放周刊·风向标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2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合工业区:北仑底色的二次发光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合开发区域今貌
  开发初期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制图 郑勇

  本报记者 包凌雁

  通讯员  俞继业

  联合工业区,这片小小的6.6平方公里土地,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近200家企业。2015年29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4.7亿元,正常性企业税收达3.6亿元。

  

  经济机遇就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工业区用什么突出重围?一句话,科技创新。

  

  未来,这里将重点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工业,并有意识地培养与城市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吸引企业研发中心、运营总部落户新城,体现比较优势。

  30年前的“宁波模式”

  甬江口南岸,小浃江畔,宁波改革开放的最前哨。

  30多年前,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谷牧站在这里,面向大海,激情迸发:“宁波有这么好的港口、这么辽阔的海域,对外经济活动大有文章可做!” 

  1984年10月18日,国务院国发147号文件批准设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并颁布《关于宁波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定》,决定开发小浃江畔北仑小港3.9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发区域之一,宁波开发区管委会和五矿、中机联合开发的模式当时被称为“宁波模式”。联合开发区域的开发建设,是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之路的起点。它成为继大连、秦皇岛之后,全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区。

  凝神回望,在这片古老而又新兴的土地上,戚家山人用汗水和激情书写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文章”。

  翻开统计表,联合工业区,这片小小的6.6平方公里土地,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近200家企业。2015年29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64.7亿元,正常性企业税收达3.6亿元,是北仑工业经济和财政税源重要支撑点。

  一大批掌握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蓬勃生长。如宁波联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2015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现拥有6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在热电、房地产和国际贸易等领域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于是当年只身来到这里,仅花一天时间就决定落户的台湾见龙机构创始人、宁波新桥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廖有章感叹:开发区把化工之“桥”建起来了!这是一座和平的桥,一座坚强的桥,它让更多的台湾企业,搭上了祖国发展的快车,顺利走向成功。

  如今,见龙机构已经走出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设立了江阴新和桥、东莞新长桥、天津新龙桥等企业。去年,该公司“龙王牌”泡沫塑料年产量超过90万吨,蜕变成世界同业“老大”。

  困难中的转型

  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经国务院批准,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大到29.6平方公里,开发建设重点随之转移到北仑港口的腹地。2002年底,宁波开发区和北仑区合并,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新型管理体制,北仑的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跨上新的平台。北仑在前进,联合工业区似乎渐渐被人遗忘。

  越是困难,越不能放弃!几经辗转,几经探索,戚家山人终于悟出低成本的市场开拓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工业区的开放型优势必须重新审视,结构必须进一步优化,要让保增长成为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

  经济机遇就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传统工业区用什么突出重围?科技创新。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这家国内钕铁硼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中科三环”的全资子公司,携手美国MQ公司,开发高端产品、打破日美企业垄断、抢占行业先机,开动“科宁达战车”奋勇向前,最终,把科宁达建成国内磁材生产企业龙头。

  目前,科宁达掌握着中国科学院核心的稀土技术,其产量、利润、创汇等在全国同行100多家企业中年年领先,其产品85%以上出口海外,抢占了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新的一年,科宁达的信息产业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在不久的将来,科宁达产能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科宁达的经验再次验证了小平同志的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脱胎于戚家山一家不锈钢制品公司的腾龙精线集团,能够打赢欧盟反倾销调查,抢滩国际市场,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不锈钢伸线产品与不锈钢紧固件产品制造商,就是得益于技术创新,研发出畅销海内外市场的高质量产品。

  2003年,这家企业投入巨资,引进高端设备和技术人才,成立品质控制中心、设备与标准技术研发及新产品设计中心,从一个单一产品生产商蜕变成“设备+产品”双料制造商。

  尝到甜头之后,他们又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对关键性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仅2007年就产生经济效益8000余万元。“科技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我们不仅这样想,也在这样做,不断引进和消化国内外先进技术、工艺。”公司相关负责人戚寅说。

  2009年,腾龙走出国门,与韩国太阳集团共同投资,设立太阳钢管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各种类型的钢管。当年实现销售收入6.68亿元。2010年,他们再接再厉,联合国外合作伙伴,在小港装备产业基地投资建设“腾龙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向更高层次转型。

  自我加压、自主创新、自寻出路,让佳必可、电工合金等企业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浴火重生。如今,联合工业区里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家,院士工作站1家,区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4家。科技创新像强大的引擎,推动这里的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有力推动辖区工业向高端发展。

  转型中的探索

  创新,不仅让企业增强竞争力,也让区域开创增长极。在产业结构上,联合工业区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从单纯依靠临港制造业逐步转变为融新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为一体;在城市建设上,盘活现有资源,探索联合开发区域空置楼宇综合利用,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这样的一退一进中,联合工业区具备了更强大的吸引力。如今,经过“重新洗牌”的工业经济,以“产业集群”找准新常态下新坐标,积极打造新的增长极,努力成为滨江新城北部经济支撑区。

  虽然这里以临港工业出名,但制造业已变得更加多元化,包括了各种不同专业和技术的企业,裕民机械、侨泰兴等公司已经开始向先进制造业过渡。自2011年以来,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裕民机械提高生产效率30%,五年时间产值翻了两番。

  新兴产业集群大显身手:节能环保领域,集中格林威治、亚太环保、腾越生态环保等一批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和环保设施运营企业;以安宝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业,以恒率电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业也显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虽然这里的工业规模和实力不断壮大,但是“成长的烦恼”也不容忽视:对工业的依赖度过重;商贸资源尚未盘活;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货物种类多样、集卡往来频繁,沿线交通、安全、环境亟待进一步提升。

  眼下,联合工业区经济提质增效正在抓紧实施中,旧厂区改造遍地开花。去年累计推动近10宗旧厂区改造项目,涉及厂房面积约5.5万平方米;推动3宗闲置土地开发建设,盘活低效、闲置用地近400亩。

  未来,这里将重点推动一批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协调的都市型工业,并有意识地培养与城市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吸引企业研发中心、运营总部落户新城,体现比较优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