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刻画生活中的温情瞬间

———解读维利·罗尼的摄影故事集《那一天》

  林文源

  

  罗尼和布勒松、布拉塞、杜瓦诺一样,被公认为法国人文摄影派的代表。他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创作跨越了大半个世纪,如果说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巨著《人间喜剧》,是横向表现19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摄影大师罗尼则是用镜头,纵向地带读者亲历充满动荡和变化的20世纪的法国。罗尼观察生活的视角,始终是世俗又不乏诗意的,敏锐却温和含蓄,彰显了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本书选取了他50余幅经典的黑白摄影作品,每幅照片配有他亲自撰写的拍摄故事,充满生活趣味。而每篇叙述的开始,一概都是书名三个字:那一天。这本书能让读者找到生活中温暖的细节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因为人人记忆深处都有难忘的“那一天”。

  我初读此书,是在今年1月强寒潮来袭的日子。那几天突降暴雪,人只能蛰居室内,家里储存的食物不多,一日三餐变得简单。当白天在无比寂静中变得单调而漫长,我开始翻阅这本摄影集,其中几篇“那一天”印象颇为深刻。

  《废弃的城堡,1953》描述了20世纪50年代初巴黎的圣热尔韦街区的景象,战后城市重建尚未兴起,旧时堡垒废墟还在。作者写道,照片正中间“那栋孤独的房子”“想必它见证过不少骇人的岁月”,但是“这个地方成了孩子的乐园,他们在此开发出一片冒险的天堂”。这种萧条而蕴藏生机的光景,和我们“70后”一代的童年生活何其相似。

  而照片充满意味的细节,远比文字描述更为清晰、精彩。广角镜下近景是粗砺交错的土坡,远景是占了三分之一画幅的灰蒙蒙的天空,破败不堪的建筑零散而缥缈。没错,这居然是当时的巴黎。我们的视线被引向中景分布的稀疏而渺小的4个人物:那骑自行车的年轻男子,单足撑地,手臂自然下垂,留下一个出神凝望的背影,若有所思。那位母亲穿着深色大衣低着头,步伐不大,略有心事。两个女儿,手上拎着小篮子,走在她前面,步态轻盈,好像在相互追逐。尽管只是杂草丛生荒凉凌乱的野地里并行的几道侧影,但成人和孩子之间神态上的细微差别,分毫毕现。物质贫瘠的年代,孩童和年轻人依然有他们独有的充实满足的精神世界。照片能唤起了我们曾经贫乏而幸福的共同体验,只要用心领略,一些小小的细节足以让我们内心热潮涌动。其实和物质欲望的满足无关。

  本书封面照片,是罗尼创作高峰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巴黎小男孩,1952》。画面用光很独特,正午的阳光几乎垂直照彻了男孩的全身,尤其高光使脸部显得松弛愉悦。轻微的追随拍摄和准确的曝光时间,使男孩夹着面包摆臂奔跑的姿态,既有“活泼而从容”的动感,又不失“带点儿小调皮”的完美细节。法式长棍面包是巴黎的标志性符号,可能就是孩子一家当天晚餐的主食。寻常的街道,普通的食物,预期中其乐融融的晚餐,强烈表明作者朴素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罗尼曾说过,自己的作品记录的是社会普通阶层的生活侧面。这个幸福的小男孩的形象,简直是作者的“自画像”。

  罗尼叙述,当时他在闲逛,发现了面包店门口排队人群中的这个小男孩,“我让他跑了几米,前后跑了三趟,才拍到这张最好的照片”。虽然作者说得很简单,但这恰恰是他的摄影风格的动人之处。或许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就像作者和读者,在不断磨合互动中产生某种联系,相互的尊重、理解甚至达到心领神会是艺术的境界之一,也是生活的味道所在。罗尼对生活的诠释,在不断按下快门时得到了强化,他自身的温和腼腆、世俗温暖的个性情调表露无遗。

  作者这种审美趣味,和同样反映巴黎人的日常生活的摄影大师布勒松有显著差别。布勒松最大限度地避免摆拍,他想尽办法让拍摄迅速精准,用直觉守护看到的外在世界的真实表象,把握“决定性瞬间”,让被拍摄者感觉如同“被蚊子叮了一下”。两位大师,两种表现方式,哪种更能实现拍摄者的主观意图?哪种更能表现被拍摄的人物和生活事件的细节真实?只能说是见仁见智了。

  近日再读此书,依旧畅快自在,暑热带来的倦怠全消,心生清凉。有时,我们欣赏那些摄影大师的作品时,往往会因为时代、文化、处境的巨大差异,而无法深入理解摄影作品传达的内容、意图和情感体验。罗尼的《那一天》,开掘了拍摄背后的故事,显然满足了我们的最大诉求,消解了“读图”的障碍。读书的最大乐趣,莫过于找到能引起共鸣和理解的个性化内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