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2016奥运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07日 星期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从夏季穿越到了冬季

  本报记者 龚一鸣

  

  从太平洋的一头飞到大西洋的另一头,横跨20000公里,我终于抵达了此次采访的目的地———里约。

  清晨6时的里约天刚蒙蒙亮,手机显示当时气温20摄氏度。11个小时时差之外的宁波,此时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吧。虽说是夏季奥运会,但8月的里约却是冬季。在冬季举办夏季奥运会,这在夏季奥运史上恐怕也是头一遭吧。

  里约的机场并不大,奥运宣传也没有想像的热闹,除了少数几个里约奥运会的标志,几乎看不到别的奥运标识。

  离开机场的时间是上午7时,天空明显亮了许多。从机场开出后,出租车立马上了高架,和大部分城市一样,里约的机场也远离生活区,而我的酒店刚好在城市的另一头,借此机会我可以好好欣赏一下里约的城市风貌。

  一个城市的建设水平从马路就能看出端倪。里约的高架不太平坦,途中几次想拍远处的海滩,都因颠簸而以失败告终。

  经过一个狭小的隧道,车子驶入了里约市区,里约的贫民窟真是名副其实。三层小楼用砖块垒起,有些房子连窗户都没有安装,房子与房子几乎没有空隙。来之前,我特意做了点功课。这些房子是居民所有,只要不刷外墙,政府就不会收税,也不会将居民赶走,于是就出现了成片成片的贫民窟。就算奥运来临,全球瞩目,里约政府显然也不打算给贫民窟装扮一下。

  很快,记者见到了百闻不如一见的里约奥运场馆。奥运的标志已经挂上,但场馆既没有工人赶工,看上去也不像马上能完工,也是佩服里约政府的耐性了。马路两侧的建筑物上,各式各样的涂鸦随处可见,和里约老旧的建筑相比,许多涂鸦一看就是刚刚画上去的。

  较为遗憾的是,今天并没有看到火辣的巴西桑巴舞,但作为最著名的足球王国,一大早就有许多年轻人在运动场里踢球,看来任何体育项目都是一样:群众基础决定竞技水平啊。

  (北京时间8月6日晚8时发自里约热内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