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街村:

美丽村庄,看“颜值”还看“气质”

  百年老宅修复效果图
  西街村村民在健身
  西街村美丽庭院一角(章立权 黄剑跃 摄)

  本报记者 黄剑跃 余姚记者站 谢敏军 通讯员 章立权

  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到家家户户,幽雅静谧的农家小院傍水而建,房前屋后是四季常青的桂花树、文旦树,围成篱笆的茶梅开着朵朵红花……在姚西长冷江畔,余姚阳明街道西街村脱胎换骨般变化,不仅让每一位村民享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也让每一个到村里来参观的人赞叹不已。

  为进一步传承文化基因,守望精神家园,今年下半年起,西街村启动“百年老宅、文化礼堂、剪纸基地、冷江鳖基地和新老住宅区”五大板块的整体提升工作,使之蜕变为具有文化内涵和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垃圾进桶、杂物归位,全体村民共建提升“颜值”

  店铺整整齐齐,道路清清爽爽,开车也不堵,心情很愉悦……眼下,许多开车经过余禾线西街村路段的司机都会有共同的感受。

  余禾线在西街村境内全长约1.5公里,两旁有饭店、五金铺、小超市等30余家商铺,还有20余家企业和3家货运站。由于大家自觉把垃圾放进垃圾桶里,整条道路就显得非常干净,唯一的一名保洁员早上扫一些落叶就行了。

  拆除了原有敞开式的水泥垃圾仓,改设大型封闭式垃圾桶,并为每家每户发放了分类垃圾箱,西街村从垃圾的定点收集开始改变村民的卫生习惯。“家里的垃圾满了,走几步路倒到大的垃圾桶里。”村民宋建明开了家早餐店,他总会提醒顾客吃完把包装袋放进门口垃圾桶。

  出租房的卫生保洁工作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西街村全面实行“谁出租谁负责”备案制度,房东必须担负起督促、管理承租者的责任,从而使全村300余间出租房的卫生保洁工作大为改观。 

  西街村村委会还把全村所有杂物堆放区域的土地权证进行重新核对,属于村集体所有的区块,限令堆放者无条件搬迁,属于村民所有的地块,有乱堆乱放行为的,经提醒之后,必须在固定时间里整理干净,有效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

  “垃圾不落地,杂物不乱放,整体环境自然就更加和谐了。”西街村党总支书记孙建权说。去年年底,孙建权作为唯一一名村级代表,在宁波市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

  文化串联、富脑提质,内外兼修打造村庄“气质”

  村庄之美,从外在看,是生态环境;从内在看,是民俗人文。西街村的“美丽家园”建设,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建设,也加强精神层面的建设。

  在西街村石卜坎自然村,7间建造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古宅格外引人注目。经历百年沧桑,古宅依然保存完好,通过收集、整理农村原有生活用品、家风家训,西街村努力重现百年前该村中上层人群的生活场景,使来客了解农村生活习俗、感受吃穿住学,传播好家风好家训。

  设计建设西街村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包括一个欢乐大舞台、一个家园馆、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和五个室。重点打造西街村家园馆,展示农村生产工具发展变化,重现西街村的发展变化,使来客了解农村生产习俗,并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场所。

  西街村老方桥小学是余姚市的剪纸艺术特色学校,学校自编剪纸艺术指导教材,全校学生人人参加剪纸活动,还设有专门的剪纸元素教室。依托该校校史馆和长廊,西街村将建立集展示、教学、互动、义卖等于一体的剪纸传承基地,使小学生、教师、村民甚至游客爱上西街剪纸,传播剪纸文化。

  在村北面占地约100亩的冷江鳖基地,西街村将建设甲鱼文化长廊、甲鱼文化展示场馆,建设集看、学、品、购于一体的互动区块。

  孙建权表示,经过几年努力,通过村内河道和村内道路,串联起百年老宅、文化礼堂、剪纸基地、冷江鳖基地、新老住宅区5个点,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美丽村庄效应,将西街村打造成为展示传统与现代农村生产生活、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