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凯 拿出银行卡对准POS机挥一挥,不需要另外输入密码和签名,一笔消费就完成了。近期,不少菜场、公交车、超市、医院推出了银行“闪付”服务。市民吴大伯告诉记者:“密码没输,钱就付出去了,这让我感到很不踏实。”(8月8日《宁波日报》) 吴大伯的“不踏实”,说白了就是对“闪付”不信任,觉得它不安全。这种担心在情理之中,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是“中招”的那一个。“闪付”有便捷之处,但要想在更大范围推广,成为人们的支付习惯,首先要保证安全。 目前,“闪付”确实还让人不够踏实。事实上,多家银行对“闪付”设置了每日累计交易上限,如果超过上限,消费者需要通过常规的刷卡及输入密码方式完成交易。这么做,道理无非是:即便出现问题,对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可见,安全漏洞是客观存在的,银行只是将风险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而已。而且“闪付”使用的是电子现金账户,属非实名、不验密、不挂失、不计息的借记性质账户,这么多“不”的背后,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安全防控,就算用起来再方便,恐怕也很难让用户“踏实”。 对于安全隐患的防范,相关机构可以做得更多。风险确实不可能百分之百规避,但足够充分的防范措施,可以将其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网络安全专家指出,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并在较近距离范围内,的确能读取到芯片卡中的部分信息,若消费者不放心,可以选购带有防电磁功能的卡包,或在包内放置一张锡纸隔绝信号。笔者认为,这样的“防范”太过笨拙和落后。而且,为了追求“闪付”的便利,额外掏钱买有防电磁功能的卡包,岂不有违便捷的初衷? “闪付”作为新的支付方式,便捷是亮点,但不能因为追求便捷在安全上“偷工减料”。相关部门应对风险进行控制,及时主动升级安全技术,查漏堵漏,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帮助消费者防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