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每个人在岗位上“电力十足”

———走近“慈溪公牛电源连接器技术创新团队”

  技术人员进行插座高温变形检测。

  本报记者 周琼

  通讯员  任社

  实习生  冯婷

  

  就在几天前,公牛集团向全体员工发布了一项新的政策:科技成果奖励制。根据集团员工所研发或主导的项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效益等指标,近三年来的技术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审,原则上覆盖公牛集团40%的技术创新项目,最高奖金额度为100万元。

  这不是“公牛”第一次向员工捧出的激励措施,从入职之初的学生,到人才引进的科研成员,“公牛”正以扎扎实实的诚意为每一位员工提供提升的通道。

  时光回溯到2000年,正是公牛集团的组建之初,那时的“公牛”,除了公司创始人,整个企业里没有一个大学生。在这样的情形下,有着机械领域背景的蔡映峰放弃了在新加坡的职位,成为“公牛”技术团队的开荒者:“最初,能够找到一个大专毕业的研发人员就很开心了,2004年之前,这样的研发团队,在公司里也就寥寥几人。”

  人手不够怎么办?除了引进,当然还有自我积淀和培育。科研人员和生产线上的员工一起,从材料到工艺,一个一个环节研究,一个一个难题破解。在公司内部的职称晋升中,蔡映峰鼓励员工每完成一个项目,都要进行总结,而这些总结材料都会放在公司内部平台上,供其他人参考。

  为了鼓励员工学习,在公司,每位员工每月有两天带薪学习培训的机会。“我们公司一个国家级实验室的负责人江工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刚来“公牛”时,小江只是一名初中毕业生,在生产中学习基础知识,同时参加成人类再教育,公司还为他提供各类平台,让他参加许多业内的标准会议和研讨会,与各大实验室进行交流。不断努力中,小江和“公牛”一起快速成长,如今,由他主持的实验室实验结果已得到国际多家知名实验机构的认可。

  给压力、给空间、给方向,对于每一位技术人员,公牛都量身制作其成长道路。有一位曾在“公牛”工作过的技术人员老章,一度曾跳槽到另一家企业,还当上了技术总监,然而,终日琐事缠身的他,却再也沉不下心来做研究。一直关注着老章的蔡映峰一次次找到他,最终,老章又回到了“老东家”的怀抱。“他来了,我剥离了他其他的身份,给予他足够的待遇,让他一心一意做研究。”最初,从“章总”变为“章工”的老章有一些不适应,然而,当他终于回到自己喜爱的实验室,并最终开发出适应国家新标准的技术平台后,老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感,同时,他还被评为公牛集团的“功勋员工”。

  就这样,依托着对各层级员工的培育,公牛电源连接器技术创新团队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着充沛的活力,近三年来,公司获得专利授权169项,主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20余款,团队所研发的PP材料技术、整体铜条技术、插座模块化技术等引领行业发展,使得“公牛”牢牢确立了行业老大的地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