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2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赋得深情系故园

———读格非小说《望春风》有感

  傅晓慧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格非先生终于在这个酷热的夏天推出了自己最新的长篇小说《望春风》。未看之前,我猜想那也许是一部关于现代都市的作品吧,用典雅秀美而契合时代的文字书写一段人间的离合悲欢。但我想错了,《望春风》的出现从一开始,就超乎了人们的想象,甚至超乎了作者本人的想象,因为该作可算是格非计划外的一次创作。它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在于:拆迁。格非回了一趟老家江苏丹徒,本以为此行中,一些旧时场景会映入眼帘,结果发现,老家没了,剩下一地瓦砾,瓦砾堆叠起的是一片废墟。故园依稀还在回忆当中,但少小离家的自己回到这片土地后才明白,家园从此将永留梦中了。现实并非残忍,却也的确十分“现实”。为了将家乡留住,留在文学中,留在思念里,格非先生写了《望春风》这本“曲终人散之时,重返归乡之路”的长篇小说。

  我无法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来准确地概括《望春风》一书,却可以用一句略含诗意的句子抒发阅读后的真切感受———“我朝东边望了望,我朝南边望了望,我朝西边望了望,我朝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那是故乡的春风,那片土地上没有林立的高楼遮挡自然的云霓和风物,也没有喧嚣的人群构建纷纭激烈的竞争,一切在和缓中有着某种田园牧歌式的抒情。“儒里赵村”,这是格非生命记忆中的江南村庄,就在扬子江畔。村里那些最为草根的人群共同组成了一幅乡土版的“清明上河图”。这幅图画在小说里异常生龙活虎,不管是个人命运,还是家族变迁,以及整个村庄的变革,都和1958年到2007年这半个世纪来中国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然而这一村人,尽管共同度过了漫长的浩劫岁月,却最终躲不开悄然而至的“城市化”命运。“儒里赵村”已经不复完整了,但有一点没有改变,那就是这一村人独有的精神气质,农村人的那份正直、忠厚、仗义、深情与古朴,一直都在……在这样一个村子里,其实很多人都有不堪的过往,可哪怕是再喜欢闲言碎语的无知女人,都能对这些内容守口如瓶。从“我”母亲的失踪到“我”父亲的死亡,从美艳的王曼卿沾染上的各种是非,到“老菩萨”讳莫如深的隐衷,在村子里面,并不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秘密,而是村人心中都有一柄道德的杆秤,知道自己的“言论自由”应该以别人的恐惧为界限。所以你不能说破,你得给别人一个平静度日的机会和环境。

  《望春风》的题材无疑带有厚重的历史感,但格非所选择的切入点却很小,很细致也很独特。小说主人公“我”,大名“赵伯瑜”,从小生活在“儒里赵村”这个风景如绣的小村庄里。赵姓是此间大姓,祖上也是世代簪缨,只是而今败落。“我”自小跟着当算命先生的父亲到处给人看相、摸骨、卜卦。在“我”的生命中,“母亲”这个词是缺位的。父亲避讳着,我也“懂事”地不去触及。终于有一天,“母亲”传来了音讯。之后,那个其实“来历并不简单”的父亲在把我领到照相馆拍了一张父子合影后,悬梁自尽于一处庙庵之中。从此“我”成了孤儿,开始四处流浪,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受着“家乡”的抚育和呵护。《望春风》的书写,恢宏和精致并驾齐驱。“我”的命运线索和故乡的那些男男女女纠缠难分。小说里面,作者仔细描摹并厘清其生命轨迹的人物共计有15个,这些人的命运无不相互牵系、相互叠加、相互影响,从而共同构成一个村庄的命运,一个时代的走向。对这份历史,格非先生写得相当沉稳有序,且突出了这样一个典型地域在中国历史进程意义上的多重性和矛盾性。

  逝去的事物往往会引起一些人的回味和留恋,但《望春风》写到最后,并没有因为主人公的依依不舍而滋生出过多的凄迷与忧伤,相反的,作者为作品安排了一个富有人性光芒和亲情温暖的结尾,带了一份也许模糊却具有表征性质的希望。是的,城市化、科技化、高速化、文明化,乡土中国中的很多东西在渐渐地隳颓、消失……可我们每个人还是应该回头看一看,看一看曾经春风骀荡的家园,忆一忆那些活色生香的乡间图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