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欣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严世君 经过近两年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奉化市已建成“源头检查、环节控制、上市检测”三大监管体系队伍,并通过“人人参与,全民监管”群防群控模式,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 如今,消费者买到奉化的农产品,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能知道它的“出生地”。去年9月奉化在全国率先推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开通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管理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面监控和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全程可追溯。 至今,奉化已完成62家可追溯单位建设,规模以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建设全覆盖,50多家生产经营主体累计使用合格证5万多张。 集中力量,构建监管体系 近年来,奉化市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在岳林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工作人员胡旭辉的办公桌上,堆着厚厚的好几大本《检查记录本》,每一页都详细记录着检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结果等,以及岳林街道辖区内所有种植户及养殖户的信息。“我们每个月检测至少60批次。”胡旭辉介绍。 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奉化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农业副市长为副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全市11个镇(街道)和农林、食品药品监管、公安、财政等11个部门,每年投入资金150万元。市政府每年与各镇(街道)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 目前,奉化市已组建了一支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梯队,以市、镇(街道)两级农林干部担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林特产业首席专家和镇(街道)林技人员为专职安全辅导员,村干部为协管员、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生产主体为宣传员,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成员为检验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队伍,实现网格化管理。全市共配备了59名专职监管人员,建立了由13人组成的专家组和80多人的农技指导员队伍,所有监管人员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全程监管,提升安全水平 凌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农产品物流配送。每天下午4时前,各种蔬菜从各个基地送到这里,经过分拣、包装,再由专职内检员进行检测,第二天早上6时前装车发往各个单位、企业。“我们每天发出去大约20吨蔬菜,送往宁波各大单位和奉化市的10多所学校。”公司负责人沈国军介绍,因为蔬菜质量好,还有客商找上门来谈合作。 奉化市已全面建成“市、镇(街道)、村、企”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在市、镇(街道)两级建立领导小组和监管站的基础上,又在重点生产养殖村设立82个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站点,并聘请94名村级协管员,协助开展工作。 为净化生产源头,奉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剑”行动,2015年1月至10月,共出动执法人员491人次,检查各类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单位312家次,抽取各类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样品158批次。此外,奉化市全面落实农产品经营主体网格化监管,对全市范围内有关农产品养殖环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和规模种植养殖大户做好巡查、告知、承诺等工作。 2013年,奉化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放心基地”建设,通过验收的基地奖励5000元,用于一年3次的农产品检测,制作放心基地公示栏。2015年,奉化市举办各类标准化生产技术、基层农技人员综合培训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集体约谈会等67次,参加人数4545人。在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放心示范县期间,奉化市耗资30余万元,在高速公路、乡镇主要路口及生产基地设立了28块公益宣传牌,倡导安全生产。 去年9月12日,全国第一张“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在奉化率先试制成功,并应用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奉化市农林局在辖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合格证使用和追溯码建设,要求全市农产品在进入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加工企业前附上合格证,注明生产主体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以及产品名称、产地、数量、质量安全合格标示以及日期。 为提高市级层面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督查考核效率,奉化市还开创了“二维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建立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据库和11个二维码,将二维码对应11个镇(街道),并要求各镇(街道)将日常监管工作进度及时上传至数据库。 优化环境,保障产品优质 近年来,按照“五水共治”工作的总体要求,奉化市农林局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作为提升农产品生产环境的重点工作,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加了一把力。 2015年,全市共关闭禁养区养殖场137家,并按规定复绿,对限养区内180家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场开展了综合治理,并通过达标验收,建设“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场27家。 2015年10月底,该市全面完成面源污染示范区建设工作,共安装太阳能杀虫灯42盏,安置水稻二化螟性诱捕器600只,各村全面实施整建制统防统治。 经过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这4年来,奉化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2015年,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653个批次,合格率达98.5%;农业部、省、市级抽样检测225个批次,合格率达100%;抽检生猪尿样7673批次,结果全部阴性。 大力推进生产主体自治和安全承诺制度建设,这是奉化市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一大亮点。该市强化农产品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质量安全意识,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1092份,规模以上农产品生产主体检查率、告知率、承诺率均达到100%。全市评定公布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企业(基地)25家,每家颁发奖金5000元,用于企业的产品检测和品牌提升。设立质量安全红黑榜,市农安办把出现两次不合格的生产主体列入“黑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列入红榜的单位给予奖励。 奉化探索多元化社会共治管理模式也可圈可点,聘请了各行各业的热心群众作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组建100名自律队员协助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开通“奉化食品安全”公众微信号,开辟食品安全举报投诉专栏,畅通12315、96317举报投诉热线,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关注、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