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科学家掌舵
全球首颗量子卫星

记者连线揭秘背后故事

  本报讯(见习记者金晶 记者梅子满)昨天凌晨,我国发射了以“墨子号”命名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体积不大,却让世界瞩目。这意味着“传一封密信,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将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现实。“墨子号”的总指挥是一位宁波科学家———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工程常务副总设计师王建宇。记者第一时间电话连线,听他讲述卫星发射背后的故事。

  “第一次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在发射倒计时的时候还是有点紧张的。当完成卫星和火箭的分离,特别是听到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成功展开,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王建宇表示,这是他第一次进入卫星发射指挥大厅,大屏幕上可以清晰看到火箭和卫星的运行轨迹,以及它们分离的过程。

  量子卫星的发射面临诸多技术的“极限挑战”。王建宇告诉记者,一般的对地观测卫星,只要在太空的轨道上被动接受来自地球的电磁辐射,就能获得所需要的图像数据,对地面没有特殊要求,而量子卫星需要的是天地协同,必须保障天地之间通信链路的畅通。“刚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没底。我们经手的大大小小的卫星研制工作难以计数,但量子卫星对所有参与者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王建宇感慨,“今天卫星发射成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然而卫星圆满完成实验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谈到量子卫星发射成功的意义,王建宇表示,这次量子卫星的发射在全世界是首例,是对之前小尺度实验成果的检验,它的科学意义、试验价值、技术领先度全球瞩目。

  “尽管信息安全还牵涉不少人为因素,但量子信息科学至少能够在硬件上将‘泄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甚至达到一种‘绝对安全’的地步。”他表示,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将使中国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高速星地量子通信,连接地面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量子通信网,“未来,量子通信还有望解决老百姓手机密码被盗等安全问题。”

  提到家乡宁波,王建宇充满感情。他告诉记者,他在海曙仓桥头出生长大,曾就读于离家不远的宁波市第十一中学(后并入东恩中学)。1975年中学毕业后,在宁波新华书店工作了两年多,然后考上了杭州大学(后并入浙江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宁波,在宁波师范学院(后并入宁波大学)物理系工作两年多。如今,母亲住在海曙,他经常回宁波。因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工作关系,他到宁波走动的机会就更多了,每年的宁波智博会他都会带队参加。

  “我在宁波长大,宁波不缺聪明的人才,缺乏的是高端的研发平台。”王建宇告诉记者,此次量子卫星的发射对宁波来说也是一大利好,“宁波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势强劲,量子卫星的成功发射,使得量子通信相关领域有望成为宁波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在谈到如何补齐宁波科技创新短板时,他建议,宁波应多打造有特色的高端研发平台,汇聚高端人才,为宁波发展作出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