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思与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8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
重塑宁波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樊丽淑 谢子远 周丽梅

  

  宁波经过多年快速发展,现已建成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活跃、制造业发达的城市。目前宁波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明显、投入强度全国居前,研发能力稳步提高、创新实力全国中等偏上,平台建设取得成效、创新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已具备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基础。

  近年来,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印度、巴西、越南等新兴经济体纷纷发力,力图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以及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宁波制造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相对于国内其他区域,宁波制造业较为发达,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差距仍然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成果对产业支撑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打造制造业创新中心,要着力补齐短板,重塑宁波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一、打造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建立和完善制造业创新服务网络

  首先,组建宁波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委员会。该机构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最高独立咨询、决策部门,专门负责制造业发展的相关顶层制度设计与政策制定,协调处理各研究中心、研究院所有相关行业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委员会主任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市制造业主导产业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工作联席会议,并代表委员会对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决策问题享有一票否决权。

  其次,创建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由委员会牵头组织确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方向与方案,再由政府出面对接,依托甬籍院士,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力争40个制造业创新中心至少一个落户宁波,用于攻关关键共性技术,改变宁波目前有发无研的窘况。

  第三,成立若干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有了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可以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成立若干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并吸引科研院所加入,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协同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第四,搭建宁波市创新交易网络平台。将已有的技术创新成果、技术供求信息等在网上公开,为技术成果的交易、各类创新主体之间的市场化合作提供信息支持,充分实现人才、技术、设备、信息、服务的共享,促进产学研合作与融合。

  二、构建服务一流的制造业创新人才供应服务链,推进创新人才向企业汇聚

  首先,打造“一站式”人力资源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整合与提升,全力打造功能齐全、以“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为模式,集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海外归国人员人才市场、外籍人士人才市场的“一站式”人力资源公共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包括招聘、培训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人才产业供应服务链。

  其次,加块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选择1-2所应用技术型大学,试点推行德国长期坚持的双轨制教育,培养宁波所需的具有工匠品质的“宁波制造”高素质技术人才;依托在甬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市总工会,建立2-3家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学校学院承担培训任务,市总工会提供培训师资队伍———主要由市总工会每年组织的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技能大师组成,经费由市政府财政支出,打造“宁波制造”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三、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

  首先,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关键是要明确科研机构或高校在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中的定位,促使它们承担起使命,实现科研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力共进,促进科技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其次,推动政策之间的协同。建议对宁波已出台的涉及制造业创新的政策法规进行梳理,废除那些已不适应经济新常态、对创新不利的政策,对有缺陷、不完善的进行修订、补充,对各部门的重复政策整合归一,对互有矛盾的调整、修订,并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深化制度改革,健全协同创新的评价和监督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的纵向联动和横向互动,推进各类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的整合和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的合力。

  第三,推动技术与产业的协同。建立健全市制造业主导产业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主导产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为重点,绘制产业技术路线图,推进与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契合和融合。

  第四,推动与上海“四中心”建设的协同。对接融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研究,深化与上海的战略协同和优势互补,针对宁波制造业产业基础和细分领域优势,争取打造区域开放型创新中心。

  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完善高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建议出台《宁波市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的实施办法》,支持科研人员双向兼职,积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带着科技成果离岗创业,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提高政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化程度,打破分属于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科研机构之间的利益格局,通过利益和市场纽带的再造,形成政产学研合作的崭新链条,达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宁波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经贸分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