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四明周刊·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1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与民俗的联姻

———评《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

  陈勤建

  

  毛海莹博士的专著《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近日面世,作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从民俗学、文艺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的角度切入,对女性、民俗、文学的相互关系进行探索和认知,提出了“江南女性民俗文学展演”这一跨度大、涉域广、透视力强的研究课题。这在学界尚不多见,具有较高的创新性。

  现代民俗学认为,民俗就是人俗。它不是农民、乡下人的文化土特产,而是与人相生相随的基因型文化。民俗在文艺中的存在,与民俗学范畴中的民俗事象意义是不同的。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文艺民俗学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就指出,人类是生物生命DNA,又是文化生命的共同体。历史长河中人类的进步,更多的是文化的进化及对人的发展的深刻影响。“人的文化存在是以民俗文化为核心基础结构的存在”,这是一种新的文学人学观。依据这一人学观,民俗在反映人生的文艺作品中,它不是镶嵌于人生的简单饰物,而是沉淀于人物内在心理结构又显现于人物外在行为方式的文化密码。现实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虽然性格气质大相径庭,但在构成其意识活动的兴趣嗜好及外在行为方式上,不约而同地存在着这样的特征:人物意识活动和行为的固定指向,与其在现实展现中对某种风尚习俗的爱好是一致的。人物往往就是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民俗活动中,显示自己的主体意识和人格特征。

  人物的民俗行为,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是历史古老悠久的传统覆盖在现实人生上的层层投影。那相沿已久的某些民俗,以某种内在而普遍的精神现象,巨大的惯性力量,暗引着人物的走向。这样的人物刻画,不是现实人生平面的勾勒,也不是往昔历史的回忆,而是将历史与现实水乳交融在一起,从而显示出更为深层、更为完整、更为立体地把握人生的特色。由此,“化俗为文”“以俗写人”,成为重新审视、解读、研究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天地。

  有关女性命运的文学形象刻画,是20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关注的一个热点。然而,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尤其是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处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框架的影响和束缚下,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话语系统较为欠缺。本书作者在民俗与现代文学的深度解读中,别具一格地从常人很少关注的江南女性民俗这一文化视角展开系统探究,将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女性民俗文学创作研究的实践结合起来,在女性、民俗、文学三维的结构中,建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显现了女性作者独特的思维和艺术匠心。

  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再创作。为了真实地认知作品描写的女性民俗的真谛,作者在读博的三年中,先后多次赴江南地区的10余个县市区,对江南作家笔下的女性民俗物象、活动以及江南作家从事民俗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并对80余位江南老中青女性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一定的民俗访谈,为本书充实了鲜活的女性民俗资料。“民俗”是人一生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基本场域,人在民俗场中会表现得更自然、更原始、更具人性。在此基础上所刻画的女性形象是真实、原始而富有活力的。在传统社会中,历史的重负形成的陋习和良俗,对我国女性文化人格的塑造影响更大。作者充分吸纳了域外民俗研究中的展演理论,对文化生态语境、文学书写路径、文学鉴赏与批评等,进行了颇为系统的研析,进而为深入揭示女性人物形象和作品旨意提供了新的路径。

  本专著以“女性民俗”为基点所创建的“女性民俗文学批评”理论则给当代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增长点,也为我国当代文学研究和批评的深化打开了新的通道。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