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时评·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分为二看待职校超发录取通知书

  晏 扬

  

  明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报到时却因学校“招满了”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事情近日发生在广西工商学校。校方承认,他们发出了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但学校只能容纳900名学生,目前学校“床位满了”,不再接收学生。当地教育部门表示,中等职业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是一种常态,将会调剂无法入学的学生去其他学校(8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当地教育部门所言不虚,据我了解,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的确是一种普遍现象。既然是普遍现象,就说明有普遍存在且一时难以化解的客观因素。对于职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我觉得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

  一方面,录取通知书都是庄重而严肃的,相当于校方的一份承诺,也相当于校方与学生达成的一份契约。当学生拿着通知书去报到却被学校拒收,无论何种原因,对于学校而言都是一种违约行为,作为教书育人之所,不该如此失信于学生。而那些被拒收的学生,其权益无疑因此受到了损害,虽然可能被调剂到其他学校,但毕竟不是自己的第一选择,学校好不好、专业合不合胃口,还很难说。

  从这个角度看,职校超发录取通知书,对学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学校不应该为了自己方便就把麻烦推给学生,不能为了保证学校的利益就损害学生的利益。这个道理,是首先需要明确和强调的。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职校超发录取通知书,的确有迫不得已的因素。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的现状尽人皆知,总而言之就是不受学生和家长的待见。反映在招生上,多数中职学校长期陷入招生难的困境,发出100份录取通知书,可能只有50人前来报到。为了报满学生,便不得不多发通知书,以求“广种薄收”。譬如新闻中的广西工商学校,发出了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前来报到的学生却只有1000来人,试想,如果他们严格依照床位数发出900份通知书,结果定然是招不满。

  实际上,与职校超发通知书相对应,很多学生会收到各校发来的N份录取通知书,选择余地非常大,还可以随时反悔。这样,大部分职校录取通知书便失去了契约性质,而更像是一份招生意向书,甚至像是邀请函。正因为学生拥有充分的选择权,学校才不得不“广种薄收”,两者互为因果。平心而论,学校与学生拥有充分“双向选择”的机会,对于缓解职校招生难是有一定作用的。职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有弊也有利,或者说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短时期内恐怕很难改变。

  当然,学生的知情权必须得到保障,要明确告知学生学校超发了通知书,接到通知书并不一定等于录取。我甚至认为,鉴于中职学校招生门槛极低乃至“零门槛”,也鉴于超发录取通知书是普遍现象,今天中职学校招生可以不再发录取通知书,而是向学生发放招生广告,讲明学校的特色、专业、招生人数等,欢迎学生前来报到学习。这样,中职学校招生就像形形色色的社会培训招生一样,“名额有限,招满为止”,这大概也是可行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