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互联网思维只是商业思维的一种

  《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
  陶旭骏 陈平 刘羽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年6月
  
  这是一个人人热议互联网思维的时代,但目前流传的互联网思维无疑过于片面,使许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本书从多方面加以剖析,帮助读者寻找答案。
  《变革的基因:移动互联时代的组织能力创新》
  杨国安 李晓红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8
  互联网曾有著名的“风口论”,但是站在了“风口”,猪就真的能飞起来吗?那么多前赴后继“倒下”的企业,是因为没有找到“风口”,还是找到了“风口”,却没能坚持飞在天上?本书的观点是,战略和商业模式容易复制,组织能力却是打赢持久战的关键。
  《社群商业》
  王旭川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8
  社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人与人的快速连接、时时连接、处处连接,形成各种类型的社群。社群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由诸多因素决定,如果社群不能商业变现,社群的持续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互联网思维”是2014年—2015年非常火热的一个词汇。在百度上搜索“互联网思维”,约有133万个词条,而搜“北京雾霾”却只有127万条。看来大家对互联网思维比对呼吸更关心。

  这个词的火热,绝对和互联网大佬们的推波助澜有关系,而且在传统媒体和网络空间上都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随着讨论气氛的进一步热烈,黄太吉、雕爷牛腩、马佳佳都被媒体作为互联网思维的新实践者广为传播。卖情趣用品的马佳佳给万科上起了房地产营销课。还有那个号称第二年要拿出1亿元奖励团队的青年创业家,都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极大关注。不过有趣的是,情趣用品现在好像卖不下去了,1亿元最终也没有拿出来。其他很多被推崇为互联网思维的案例,很少能像小米手机那样风光无限。

  现在,的确有不少人将互联网思维奉若神明。他们坚信唯互联网思维必胜,似乎互联网思维会颠覆一切旧思想,打倒一切旧商业。也有不少人开始对互联网思维嗤之以鼻,因为被打上互联网思维标签的很多神话案例破灭了。不管是互联网大神的互联网思维,还是传统大佬柳传志和张瑞敏的解读,都是基于他们自身的成功经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传统的、经典的企业战略理论和营销管理理论都过时了。相反,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思维”都可以用传统经典来解读。很大程度上,互联网思维只是在用互联网时代的语言重新诠释商业和营销的本质。

  互联网并不神秘,不需膜拜,但要利用。作为商人、营销人,必须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正如在18、19世纪蒸汽机的兴起,20世纪电话、电报的普及一样,每一次技术发展的大潮都会催生新的想法和做法。当代人确实需要了解和充分利用互联网。当然,现在我们不会说“蒸汽机思维”“电力化思维”。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所以顺应技术的发展来调整生产、管理和营销的思维,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每个时代的商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现在有个网络说法叫“吓尿指数”,说的是如果一个过去的人穿越去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被当时的新技术“吓尿”。对比起来,一个古代人穿越去观看二战和一个二战时代的人穿越到现在,哪个人更会被“吓尿”呢?这基本能够对比出时代进步的幅度。人力、畜力相比蒸汽动力和电力,通信基本靠喊相比电报电话,有天壤之别。而手机、电脑、互联网,本来就是20世纪科幻小说的主要题材。互联网还只是通信和信息科技领域中的一小部分。过分夸大互联网在社会发展和商业中的地位,会让人忽视其他重要领域的新科技成就,而那些成就也同样是现在这个辉煌时代的基石。

  比如:从易趣到淘宝,电商的发展不仅仅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物流和运输行业、金融行业的发展也是居功至伟。又比如: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直接的基础就是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到了第三代,数据通信可以通过无线传播实现了,接下来才有智能手机兴起的过程。

  互联网是一种连接的应用。第三次科技浪潮确实存在,但并不能将其神化和膜拜。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而不是抱着“信互联网成土豪”的心态。

  (摘自《别再迷恋互联网思维》序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