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书法家俞伟文:守“木”固“愚”

  本报通讯员 赵安炉

  

  8月9日至23日,市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委员作品系列展之一的俞伟文书法作品展在鼓楼展出。俞伟文是宁海人,在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专职书法教师。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曾参与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小学写字教材的编写。

  俞伟文其貌不扬,低调、谦逊,“木讷”的外表下深藏着一股精气神———恬淡而睿智,深邃又坚定。他取笔名“肖愚”,是觉得自己看上去有点“木讷讷”“傻乎乎”。安静而“木讷”的他,于书法,却有一份发自内心的虔诚,有一股扎根很深的愚劲,痴心不改二十余载。早课5时始,晚课至深夜,寒暑不易,日日与汉隶魏楷为伴,澄心静虑,浸润墨池。习书早期,遇时任县书协主席林邦德,林老师爱才,不吝教诲,伟文趁机拜师,可见,他关键时刻绝不“木讷”。之后,受林老师传授点拨,书艺大进,省展中频频亮相。

  俞伟文是个讷于言,勤于行的书家。他时常参加各类书法函授、培训班。他说,每写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瓶颈期,若无人指点迷津,怎会醍醐灌顶。于是,他如一只候鸟在不同的城市飞来飞去,先后得到书法家倪进祥、李强、王义军等大家的指点。

  他有个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蓄须明志”。某日看电影《长征》,有一镜头是蓄着长须的周恩来说:不走完长征,绝不剃须。于是,他突发灵感:玆今日始蓄须,不进国展,誓不剃须。2004年大婚之日,父母兄弟,三亲六故,力劝剃须,他拼命坚持,以致婚照上的他须发同长,少年老成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两年后,他的“中山王”终于冲进全国第二届兰亭奖安美杯书法展,当日,如释重负,毅然剃须。

  俞伟文兼写篆书、隶书、章草、小楷,亦玩篆刻,他主张诸体兼修,融会贯通。篆书尤为见长,几次入国展均以“中山王”作为主打“产品”。他写的“中山王”圆转流畅,绮丽多姿,灵动自然,典雅飘逸,与他“木”与“愚”的个性迥然不同,深究原因,应该归结于他的“勤”,勤能生熟,熟能生巧,再就是他的静,一丝不苟的笔划,纤细劲秀的线条绝非一个浮躁之人所能驾驭得了的。

  如果说书法是他心中的“佛”,那么,毛笔便是他手中的法器,他觉得练习书法,犹如诗人写诗,仅出于心灵的需要,是给游荡的心灵一个归宿。他用毛笔给母亲抄经文,课间闲暇写教案,节日里写贺卡……于他,书法即生活,生活即书法,书法俨然已与生命融为一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