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夫妻俩看着长势喜人的凤梨满心欢喜。(徐能 摄) |
本报讯(徐能 续大治 吴莺莺)昨天上午,在鄞州区洞桥镇鱼山头村的马湖山上,村民汪小红夫妇正一个个查看凤梨的生长情况。据介绍,这片凤梨种植区约6亩,每亩种植2500株左右,目前凤梨长势喜人,预计11月初便可进行采收。 作为热带水果,凤梨的种植原先一直集中在海南、广东等区域,为了能够让市民吃到土生土长的凤梨,汪小红夫妇开始尝试在洞桥进行种植。经过多方打听、视察,2013年,汪小红夫妇从海南省农科院引进台农-16号凤梨进行试种。“这个品种耐寒、耐冷、耐湿,生命力特别顽强,甚至不用浇水、除虫。”汪小红告诉记者,“上次寒潮,山顶温度达到零下15℃,我们都以为凤梨会被冻死,万万没想到天气好转之后,凤梨苗又冒了出来。”夫妻俩对种植凤梨充满了信心,今年又承包了70亩农田。 由于前景看好,去年10月,夫妻俩成立了宁波甬博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海南省农科院进一步引进粉蕉、芒果等热带水果种子进行培育。在他们的设想中,今后这里将变成一个“热带水果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