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熊猫“降级”? 一场误解

  工作人员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核桃坪野化训练基地为参加野化训练的大熊猫幼仔做体检(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

  新华社记者杨骏

  

  中国国宝大熊猫,因保护得力,被国际组织从“濒危”名单转列“易危”。

  消息引发波澜。有人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对熊猫“降级”是好事,证明中国的保护努力有成效;有人认为,应该慎言乐观,“降级”为时过早。

  哪个更有道理?

  细看各方具体说法,有关大熊猫面临的局面,中外专家或部门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儿:大熊猫的濒危状况有所缓解,中国努力值得肯定,但“脱离濒危”不代表大熊猫面临的生存困难有本质改善,保护措施应继续得到强有力支持。

  有关大熊猫保护的事情,公众高度关注是件好事。它让人们再次深入了解,这一旗舰型保护物种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降级”一词,或许容易让人误解。其实“易危”只是濒危状态的一种描述,其受威胁物种的性质未变,也不能扩大引申到可以降低保护上。

  大熊猫从“濒危”降为“易危”并非实质性改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物种划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虽然极危、濒危和易危三个等级只一字之差,但都是受威胁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调整大熊猫涉危等级,原因在于中国对偷猎的打击和栖息地恢复起到了成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自1963年开始编制,每4年进行一次重要更新,被认为是记录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脱离濒危,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有关受保护动物状态的表述。

  去年5月,环保部与中科院联合编制并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就调整了部分中国特有动物的涉危状况,认为一些动物涉危状况有缓解,其中大熊猫的状态从“濒危”改为“易危”。

  不过,对大熊猫的保护绝不能就此松一口气。对此,中外专家高度一致。

  这一切跟竹子有关。

  竹子在大熊猫的饮食中占到约99%的比例,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努力重建竹林和栖息地的行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此次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仍可能在未来80年中使大熊猫的竹林栖息地减少35%以上,因此大熊猫数量预计会下降,这将逆转最近20年来所取得的进展。”

  中国国家林业局也在声明中提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此外,国家林业局的资料也显示,栖息地破碎化以及种群交流不畅是大熊猫面临的生存威胁。

  正因为如此,无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还是国家林业局的声明,都提到需要继续实施广泛的保护措施。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报告,截至2013年年底,中国野生成年大熊猫有1864只,比低谷时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尽管很难确定精确数据,该组织将幼崽加上后计算的数字,大致就是全球现有野生大熊猫的数量———约2060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