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国内国际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9·11”15周年美国民众仍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美式反恐政策注定难成功

  9月10日,在美国纽约,一名男子拍摄象征在“9·11”恐怖袭击中被毁的世贸双子塔的光柱。(新华社发)

  

  

  

  “让美国重返安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用这句口号吸引了大批选民追随,因为“9·11”袭击15年后的今天,生活在此起彼伏的枪击案以及恐怖袭击阴影下的美国民众,从未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然而,专家指出:“15年来的国际反恐形势总体效果不佳,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反恐执行双重标准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记者 李洁 车玲

  

  滥用反恐 局势让人忧

  “孩子,等你长大了,我们这个国家可能还在打仗。”34岁的阿富汗人阿卜杜勒对自己3个孩子重复着这句父亲曾对他说过的话。

  “9·11”事件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拒绝向美国交出“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2001年10月,美国开始对阿富汗实施大规模军事打击。

  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以来,以恐袭为主要形式的对抗不断发展,大量平民成为受害者。

  2003年3月,美国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萨达姆政权支持恐怖分子为借口,不顾国际社会强烈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伊战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找到,也没有证据显示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美国更没有因为这场战争变得更加安全。伊拉克却从此陷入了无休止的教派冲突、恐怖袭击和社会混乱的漩涡。

  从2010年12月开始,“阿拉伯之春”席卷多个阿拉伯国家,从突尼斯到埃及,从也门、巴林再到利比亚、叙利亚。美国在中东的反恐政策完全服务于美国掌控中东的霸权地位和地缘战略利益。扛着反恐大旗的美国,搅得中东地区陷入无休止的冲突,民生凋敝,乱象丛生。

  双重标准 反恐难奏效

  “15年来的国际反恐形势总体效果不佳,恐怖主义活动愈演愈烈。美国等西方国家仅从本国利益出发,反恐执行双重标准便是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这样说。

  小布什执政时期,美国在国际上以反恐划分阵营,却只为谋一己私利;以反恐为名行霸权之实,结果“打出”了更多恐怖主义。

  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调整全球战略,在反恐问题上将欧洲盟友推到一线,但背后仍以美国利益为主导,把反恐作为工具。这样的美式反恐,无法根除恐怖主义,反而使恐怖主义有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华盛顿看来,对美国构成威胁的组织是恐怖组织,而只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的组织则不一定是;美国可以对它所界定的恐怖组织甚至某些国家行使武力,而其他国家则不行。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加强国际反恐合作迫在眉睫,反恐重任需要世界各国戮力同心,防治并举,而美式反恐政策注定是条死胡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