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2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质优宁波” 迈向质量时代

———宁波检验检疫局质量提升行动巡礼

  开展“春雨行动”,提升服装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文字/摄 俞永均 周哲 甬检

  

  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支点城市。近年来,我市积极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全力打造“质优宁波”,成为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作为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和防范口岸疫病疫情的主管部门,宁波检验检疫局始终坚持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为己任,不断为提升宁波质量、保障市民安全贡献智慧和汗水。

  质量共治 凝聚合力

  “要构建三位一体的质量提升格局,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监管的有效作用,努力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机制”,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中国质量(北京)大会上呼吁全社会共同治理质量。

  宁波块状经济具有明显地方特色,地域集中、优势互补。结合这一特点,宁波检验检疫局推动政府主导、汇聚各方资源,全力支持自主品牌创建,服务家电、服装、轻工、食品等产业集群打响出口品牌,陆续建成慈溪蔬菜、象山针织服装、余姚电器、慈溪家电、江北慈城苗木、奉化竹木草制品等国家级和省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并在上半年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推进大会上,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建设20个国家级、30个省级示范区的目标,推动宁波强势产业参与国际竞争。

  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与市商务委、海事局等10余个部门签署合作备忘录,与市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质量信用共享合作机制,形成多部门一张网,开展联合执法、共抓质量管理。与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共同开展质量学术研究,完成《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中国质量安全战略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GDP折损率研究》、《宁波“出口质量奖”评价体系及其社会贡献度分析》等多项课题,服务质量安全顶层设计。

  宁波检验检疫局与市商委在全国率先设立宁波市出口质量奖,连续组织5年5届评选,激励企业尊重质量、发展质量。“获评质量奖后,检验检疫机构提供的优先推荐实施出口免验、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等检验检疫便利措施,大幅提高了商品的通关放行速度,更加激励我们加强自身品质管控。”在获评“2016年宁波市出口质量奖”后,宁波兰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进口肉,你吃对了吗?”、“荷兰甜椒的奇幻之旅”……该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持续更新关于进口商品安全的帖子,无论是传统的纸媒、新闻发布会,还是互联网时代的微博、微信,检验检疫人都用最生动、贴心的语言,将民众最关心的质量安全问题以不同的方式告知全社会。他们热情接待每一个12365质量热线,建设中小学质量教育基地,举办“食品安全宣传周”、“3·15消费者日”等系列专题活动,帮助大家提升质量意识。

  质量服务 转型升级

  质量是国际竞争永恒的主题。宁波凯信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工贸一体化出口型企业,2015年服装出口额排全国第71名。为提升产品品质水准,该局手把手指导凯信服饰建成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16个检测项目、31个检测标准获得国家认可,预计2016年可为企业节约检测费用500余万元。实验室的检测从多个方面印证了供给侧质量提升的效果:2015年凯信服饰出口额达1.87亿美元,增长10%,2016年预计达2.20亿美元;产品对欧出口全国排名提升至16名,在欧盟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宁波检验检疫人竭力提高质量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支持外贸调结构、促转型,争当质量提升的“排头兵”。他们勇于开拓业务新模式,在“宁波进出口商品采购贸易改革示范区”的金字招牌上,再添“全国港口物流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称号,被列为宁波市开放型经济三大创新改革之一。设立中东欧质检合作办公室,建立中国和中东欧质检部门年度对话机制,加强对中东欧政策研究,支持将宁波打造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往来的“首选之地”,让立陶宛的乳制品、波兰的蜂蜡、捷克的啤酒、匈牙利的红酒以及保加利亚的玫瑰化妆品走进千家万户。

  今年初,梅山口岸迎来了一批原产地为英国的宾利汽车,货值近百万欧元,检验检疫工作人员小朱对发动机、车窗、座椅、大灯等关键位置进行详细对照查验。“以前只能媒体上看到的豪车,如今在梅山口岸都是常客。”小朱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进口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宁波检验检疫局推动梅山建成浙江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实施进口汽车转场网上无纸化审批和电子放行,开通整车进口“绿色通道”,让同品牌、同配置的进口汽车价格比国内市场低10%到20%,业务量跃居全国第六。

  该局依托技术实力,指导宁波国家高新区创建浙江首个“国家公共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平台示范区”,加快推进市场服务和政府公益“两大检测中心”建设,推动检科院正式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牵头组建铁矿和原油两个国家检测联盟,将宁波的科研成果推向全国,将世界级的检测服务设在家门口。

  据宁波检验检疫局技术性贸易措施综合服务中心统计,2015年,全市56.60%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为帮助宁波出口企业有效防范和规避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宁波检验检疫局综合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进出口商品质量统计研究和出口退货调查,定期发布《技术性贸易措施最新通报》、《境外通报不合格产品信息》、《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状况季报》等资料,帮助企业防范质量风险。

  质量监管 保障安全

  “企业是商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宁波检验检疫局的质量管理工作,是从依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诚信享便利、失信受惩戒’为原则,综合运用法定检验、目录外抽查、约谈和巡查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主动发现、报告和整改质量问题。”在谈到进出口商品质量监管时,宁波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继蓬这样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宁波检验检疫局在优化质量监管机制上不懈努力,勇于改革创新,做到高效监管、科学监管、精准监管。他们打造局本部和分支机构两级视频监控指挥中心,集中接入港区、场库、生产现场等视频信号,实时了解船舶、集装箱和商品流向;他们严肃执法打假,开展“绿蕾行动”、“清风行动”、“双打行动”,查获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违法、出口太阳能电池以废充新等系列假冒伪劣案件;他们打造“阳光海淘”,助推宁波跨境电商做大做强;他们强化进口食品防伪溯源,加贴防伪溯源标识9500万张,二维码扫描超500万次,有效保障消费安全。

  在宁波口岸卫生检疫和动植物检疫上,他们开展实地测评,指导大榭、穿山、梅山港区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验收,成功创建国际卫生港,力争宁波其它口岸在今年底通过考核,成为全国首个“全港创卫”城市;他们全力开展指定特定港口建设,完善监管设施和查验能力,推动宁波口岸陆续获得粮食、水果、肉牛、罗汉松等指定特定口岸资质,实现农产品全覆盖,成为全国最大进境罗汉松和景观树口岸,成为浙江最大、华东地区主要冷链物流集散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