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4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枣南种 周巷结硕果

  吴国华在检查冬枣的生长情况。(项一嵚 摄)

  本报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徐旭刚 成美玲  

  

  “冬枣摘下后的保质期也就一周。现摘现卖,比长途运输的新疆雪枣更新鲜。”场主吴国华说,南方人吃到的冬枣须从新疆、河北、山东等地长途运输,再经过经销商、超市等渠道,消费者吃到口中的已是冷冻一周后的果实。而从这里采下的枣子带着新鲜的露水,可以在家保存一周,慢慢吃。

  追求新鲜,这就是吴国华投身枣园的初衷。“70后”的他原本远在新疆做红枣批发生意,因为干枣生意越来越不好做,鲜枣运到南方又费时,他便萌生了“北枣南种”的想法。“越新鲜,越难被模仿复制,这就是我种枣子的最大动力。”2013年,他回到家乡周巷镇,以每棵200元的价格从新疆购进了一批冬枣树,还请了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育和试验。

  吴国华很清楚“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道理,对于“北枣南种”的困难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冬枣喜旱不喜雨,适合在晴朗多光照的新疆生长,而慈溪偏偏多阴雨天。“前几年挂果一直不成功,但我也想得很明白,如果这枣子在南方一种下去就能成功,也用不着我花这么多力气来搞研发了。”毫不气馁的吴国华从杭州、河北等地请来农科专家,常年跟着专家们在枣园里打转,和他们一起攻克难关。

  8位专家有的长期在周巷蹲点,有的定期来把脉,经过近3年精心试验,终于让冬枣在南方结出硕果。与新疆产的“天山雪枣”相比,经专家团队改良后的新品种皮更薄、水分更多,甜度也更高。在农场中的350亩土地中,已有130亩土地种上了冬枣,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新疆冬枣种植基地。不打药,不冷冻,新鲜的冬枣每公斤售价40元,粗粗一算,今年的销售额做到200多万元不成问题,这让吴国华对扩大明年的挂果量充满信心。

  剩余的200多亩地里种了雪菜、毛豆、玉米、花生等蔬菜。种植蔬菜不仅让试种冬枣有了可靠的财力支持,也给开办农家乐创造了条件。在农场里,笔者还见到了戏水的芝麻鸭和散步的土鸡,这可都是城里人难得吃到的农家美味。“朋友来了,我们就地取材办桌饭,一点不难!”吴国华介绍,农场目前除了采摘还提供垂钓和烧烤服务,但办起农家乐还需要一段时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