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燕 通讯员 方新年 储鹏飞 ●市客管局党委“找准短板提服务”开展“两学一做” ●公交一小时优惠换乘实施三年来,为市民节省出行费用逾2亿元 ●多项公共交通政策和举措为市民带来出行“红利”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到底“学些啥,如何学”? “两学一做”,关键在“做”,到底“做什么,怎么做”? 对于市公共交通客运管理局的全体党员干部而言,“两学一做”就是“讲规矩、讲实干、讲作为,优服务,做实事”。无论是近期开展的出租车礼让、还是长期以来公交提速、城市治堵,在公共交通方面做民生实事,切切实实为民服务,让市民享受公共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是市客管局全体党员、干部职工“两学一做”的基本命题。 在一次“两学一做”活动部署动员大会上,市客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高云桢的话掷地有声:“把学习教育活动的成效体现在办实事惠民生上。” 围绕着公交都市、城市治堵、民生实事等重点任务,宁波市民也畅享到公共交通惠民利民的种种福利。 公交优先 惠民政策暖人心 为优先发展城市公交,提高公交吸引力,我市将实施公交优惠政策作为重点惠民实事加以推进,并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公交惠民政策,让群众能够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公交1小时换乘优惠。早在2013年7月,我市就开始实施“地面公交1小时换乘优惠”,即针对持有公交IC卡并采取电子支付方式的乘客,以乘客刷卡扣费时间起算,1小时内(含)换乘优惠范围内公交车,可享受1次优惠;超过1小时按规定票价收费,优惠时间重头计算。仅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平均每年就有5千万人次受益,市民为此少掏2亿余元。 公交系列优惠卡。除了一小时内优惠换乘外,近年来,我市针对不同人群发放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的各类公交卡,主要分为普惠卡、特惠卡、高龄老人免费乘车卡、重度残疾人免费乘车卡(爱心卡)、离休干部免费乘车卡、城际通卡、宁波互联互通交通卡。其中普惠卡、甬城通卡:所有人均可办理,可乘坐宁波市中心城区所有安装公交POS机的公交线路,享受票价六折优惠;乘坐宁波轨道交通,享受票价九五折优惠。市民卡特惠卡(学生卡):市教育局审定核准的全日制大、中、小学学生,乘坐宁波市中心城区所有安装公交POS机的公交线路,享受票价三折优惠;乘坐宁波轨道交通,享受票价半折优惠。高龄老人免费乘车卡:年满70周岁以上老人可办理,可免费乘坐宁波市中心城区所有安装公交POS机的公交线路;乘坐宁波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免费,高峰时段享受半价优惠。 城市内涝 公交保障市民出行 2012年8月10日,台风“海葵”来袭,正面登陆引发河水倒灌,城市内涝严重。为确保交通顺畅与市民安全出行,当年8月10日至11日,市区公交免费乘坐,共计260万人次享受到了免费的实惠。这也是宁波市首次启动极端天气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共交通措施。 2013年第23号台风“菲特”带来强降雨,导致宁波市区多处严重积水,受台风“菲特”影响,宁波公共交通免费开放了6天,共运送乘客超过710万人次,较平时增加20%。 2015年9月29日晚上,因受强台风“杜鹃”影响,市区道路大面积内涝积水,为最大程度保障市民出行正常,次日,包括公交车、城市轨道交通向市民免费开放。这也是宁波轨道交通首次遇极端天气免费向市民开放。 宁波公交用充满诚意的方式,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不仅为市民省下车费、缓解交通拥堵,还大大提升了公众对于这座城市的自豪感。在甬城的各大网络论坛和微博上,市民对免费乘车给予了高度评价。 宁波市交通委负责人表示,面对极端天气实施公共交通免费乘坐,不仅体现出公共交通应急管理措施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更从细节彰显宁波公交面对自然灾害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城乡均等 公交一体化改造基本完成 随着各县(市)区城乡融合加快,交通运输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从2003年开始,我市陆续进行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公交车替换原有的中巴车线路。2012年6月,余姚市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率先完成,共投入资金2.1亿元,新增了68条公交线路。2013年6月,慈溪市启动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工作,投入资金1.92亿元,境内城乡公交线路达到60条。2014年,南三县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启动,完成了奉化市内20余条城乡公交线路改造,投入公交运力130余辆,并开通了奉化至宁波南站的大站快线181路;象山完成了中巴车改造,涉及线路42条;宁海县改革重组后成立了8家城乡公交企业,改造车辆467辆,改造线路49条。 通过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余姚、慈溪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全覆盖,奉化、宁海、象山也在2015年完成了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目前市区与余姚、慈溪、奉化均已实现公交无缝衔接换乘,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覆盖率达到97%,总体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特色公交 优化市民出行体验 宁波公共交通以满足市民个性化、多元化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以优化公共出行体验为导向,特色精准服务亮点纷呈。 市公交总公司根据群众需求和客流情况,2015年4月18日率先推出省内首条登山公交专线,此后又推出全市首对“健康医疗环线”(公交38路、39路)。此外,旅游线、杨梅采摘线、烧烤线、电商园区线等多条专线满足了不同乘客的特色需求。 随着宁波轨道交通十字架构成形,轨道交通的快捷性、舒适性受到市民喜爱。市客管局和公交企业积极创新公交运营模式,开通“微公交”解决小区到地铁站点“最后一公里”的公共交通问题。2015年11月5日,我市在城西片区开通首条微公交“微1”。这条“微公交”开通后,在工作日市民公交出行需求旺盛的早晚高峰期间,中山西路南侧东起徐家漕,西至学院路的关爱小区、晴园、水岸花园、西堤阳光、罗曼风情等小区及大红鹰学院,均可通过“微1”这条线路接驳到轨道交通1号线芦港站,实现早送晚接,改善该区域的公交出行条件。 截至目前,我市已开通了10余条微公交,一部分“微”字头公交打造了与轨道交通快速无缝衔接的公交出行模式。另外,还有包括801路、802路、807路、818路、828路等“8”字头微公交线路,它们以居民区和重点商贸区、公交首末站等为“圆圈”循环开行。数据显示,我市微公交日运输乘客约8000人次,大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未来,特色公交将与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模式进行接驳融合,进一步优化市民公共交通出行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