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5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激励民间优质资本融入教育领域

民办公益学校获“事业单位”身份

  本报讯(记者黄合 通讯员詹婷)“呼吁了那么多年,今天终于看到了阳光,内心充满了期待!”从业13载,宁波荣安实验中学校长冯艳终于从市编委办领到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昨日上午,这所非营利性全日制学校,作为我市首家获得事业单位法人身份的民办学校,成了我市社会公益事业改革中的“吃螃蟹者”。

  所谓事业单位,既有国家机关举办的“公办”单位,也有国有资产成分、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如何让“公办”和“民办”能“平起平坐”?这一次,宁波试点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工作,通过赋予民办公益机构事业单位“身份证”,帮助体制内外人才同等对待、有序流动,增加公益服务供给,逐步实现基本公益服务均等化、优质化发展。

  “民办教育有了‘身份’,民办学校老师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冯艳说,长期以来,对于民办学校而言,人才流动瓶颈和社保待遇是两个不得不说的“痛点”,辛辛苦苦培养了五六年的教学骨干,为了得到事业身份选择出走,留给民办学校的则是体制机制带来的无奈。

  此次试点,宁波给出了看得见的政策待遇,让民办学校能够和公办事业单位一样“平起平坐”,除经费财政不保障、人员财政不供养外,在资质认定、用地保障、税费减免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享有同类公办事业单位同等待遇,并享受政府对民办社会事业的扶持政策。同时,市编委办负责人李浙闽表示,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不突破法律框架、不增加财政负担、不改变民办性质及公益属性,“尽最大可能,让老百姓感受到深化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此举突破了现有体制障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意义非常重大。”作为市教育局的负责人,曾长期分管民办教育的沈剑光一路看着民办学校办得风生水起,随后又囿于“身份”问题陷入引才、留才的“两难”。“今后,相信在各部门的支持下,相关保障政策能够最终落地,激励更多民间优质资本融入教育领域,让公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据悉,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往后将在民办教育登记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向医疗等其他公益服务领域拓展,逐步建立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制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