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政治纵深·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1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备孕“二宝” 你真的行吗

  洪茜茜 绘
  电视剧《二胎时代》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报记者 陈 敏

  胎盘前置、子宫破裂、产妇大出血……今年上半年,入住市妇儿医院ICU的产妇较去年同比上升14.8%,高龄妈妈们的生育过程,令人胆战心惊。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不少人开始纠结于“生还是不生?”这一问题。最纠结的群体是出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的女性朋友。据不完全统计,近期在市妇儿医院再生育(二胎)门诊咨询的女性,35岁以上占了一半,最大的已经47岁。生吧,担心自己年纪过大,增加生育风险;不生吧,面对新政,心有不甘。

  然而,记者最近从市妇儿医院产科了解到的情况,却着实让记者为高龄妈妈捏了把汗。胎盘前置、子宫破裂、产妇大出血……今年上半年,入住市妇儿医院ICU的产妇较去年同比上升14.8%,高龄妈妈们的生育过程,令人胆战心惊,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市妇儿医院产科大科副主任赵羽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备孕二胎,对于高龄女性朋友来说,并非人人适合。

  高龄妈妈备孕二胎,究竟面临着哪些风险?她们又该如何避免、降低风险?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高龄妈妈生“二宝”险丢命

  早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穿透子宫壁……这些孕妇分娩时会遇到的棘手问题都集中发生在了这位38岁的二胎妈妈身上。对着眼前这位高龄妈妈,宁大附属医院产科主任周宁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由于生产前一直没有定期产检,直到生产当天早上,产妇突然下身流血,到医院被确诊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只能剖宫产,但手术时极有可能大出血,如果情况严重,轻则子宫切除,重则性命不保。危急时刻,产妇被送入医院影像科介入导管室,产科、介入科、麻醉科、儿科等科室的20多位医护人员轮番上阵,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最终帮助这位妈妈化险为夷。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宁大附属医院收治了20多名羊水栓塞、子痫、子宫完全破裂、产后大出血产妇,好在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产妇们最终都转危为安,但每一次都像是打了一场阻击战。

  采访中,市妇儿医院产科大科副主任赵羽玲告诉记者,“二孩”政策放开以来,如此凶险的手术她们几乎隔几天就会碰上。

  就在前不久,在市妇儿医院的手术室,20多名医护人员紧急组成的抢救小组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一名38岁的高龄产妇,怀孕期间没有进行定期产检,到市妇儿医院住院时,怀孕时间已经超过34周。看到她的检查报告,首诊医生李洁在事后的日记中描述,“虽然已经从医13年,但我一看到超声报告,心立刻揪了起来: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可能植入到膀胱。”

  为给这名高危的产妇做手术,妇儿医院组织了全院性的病例讨论,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手术2分钟后,胎儿被取了出来。但随后产妇的情况急转直下。李洁医生在日记中这样描述:“胎儿娩出同时,放射科主任立即进行了髂内球囊阻断,但瞬间产妇的出血就达到近3000毫升……”

  医生还发现,这位产妇的胎盘像树根一样植入并穿透了历经两次剖宫产本已单薄的子宫壁,生长在部分膀胱上。子宫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产科医生和泌尿外科医生一起在手术台上奋战了7个小时,终于把这位产妇从鬼门关前拉了回来。

  术后统计,该产妇出血总计达1.8万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换了三遍。

  来自市妇儿医院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该院产妇数量为12889例,其中二次以上剖宫产妇数量达2269例,占比为17.6%。二胎剖宫产的高危并发症也明显上升,其中子宫破裂10例,产后大出血180例,子宫全切除10例。

  备孕二孩,高龄妈妈面临三大难关

  采访中,市妇儿医院产科主任医生张百蕾告诉记者,从女性的生理特点、母婴健康、优生优育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女性生二胎的最佳年龄为30岁之前。35岁以后,由于卵子的持续老化,生育能力与年龄的增长成反比,且这种衰老是不可逆转的。随着生育能力下降,胎儿发育异常的概率增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增高。

  高龄女性身体和生育能力都在走下坡路,二孩到底生还是不生?张百蕾医生说,高龄女性生育二胎,将面临三大难关。

  难关一:生育能力不断下降。

  生育能力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大,卵泡数量逐渐减少,卵巢功能逐渐下降。据介绍,正常夫妻每排卵周期受孕机会为20%—25%,不避孕1年受孕率85%,2年受孕率93%,而35岁女性生育能力仅为25岁时的50%。40岁下降到35岁的50%。张医生说,女性生育理想年龄为25-29岁,最好不超过35岁,35岁以上的已被列入高龄产孕妇行列。

  难关二:高龄产妇生育出生缺陷患儿的风险上升。

  张医生介绍说,减数分裂是配子(或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出现错误,可导致具有错误染色体数目的配子产生,从而引起胎儿染色体异常。当女人年龄大于35岁的时候,她们怀上具有染色体错误数目胎儿的可能性超过30%。这种现象被称为母亲年龄效应。

  与此同时,后代遗传风险节节攀升。唐氏综合征和其他遗传缺陷风险增加,一般年龄唐氏综合征风险为1/910,35岁后风险即上升至1/380。

  据记者了解,2016年1月—6月,在市妇儿医院做羊水穿刺和脐血穿刺的高龄孕妇(35岁以上)共有985人,其中34人确诊为染色体异常。问题孩子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往年。

  难关三:孕期并发症风险大大增加。

  根据实验,孕妇年龄越大,流产的风险就越高。30—34岁孕妇,流产风险为12%,35-39岁时上升至18%,40岁以上则高达40%。高龄产妇同时极易患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期糖尿病等,而这些疾病同样增加了胎儿畸形发生率,如唇腭裂、泌尿系统畸形等。同时,胎盘功能受损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突发胎死宫内、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早产导致的脑瘫、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等发病率明显上升。

  来自市妇儿医院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二次及以上剖宫产产妇占比,从9.8%上升到12.7%。二次及以上剖宫产妊娠并发症情况中,子宫破裂上升明显,从21例增长到54例,增长了一倍多。这组数据足以说明高龄产妇身处的险境,对于她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备孕二胎,几乎是在以命相搏。

  高龄产妇该如何降低风险?

  “医生,我现在怀二胎晚不晚?”“我还有生育能力吗?”“我需要做试管婴儿吗?”……高危产科门诊的张百蕾医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门诊的人群中,前来咨询生二胎的妈妈们多了很多。针对一些咨询热点,张医生特别作了梳理回答。

  35-40岁:

  仍有一定的生育能力,如果计划怀孕,应抓紧时间到正规的生殖中心进行生育力评估,尽早试孕。如需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应按“有必要才实施、先简单再复杂”的原则,因为技术越复杂对宝宝影响越大。

  40-45岁:

  这个年龄段的女性生育力已经明显下降,如生育欲望强烈,经过一段时间试孕未孕,可考虑尽早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治疗高龄不孕夫妇的辅助生殖措施包括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及赠卵等。除赠卵外,其他治疗措施仅缩短妊娠所需时间,并不直接影响卵子或胚胎质量。

  超过45岁:

  试管婴儿成功率也极低,且有很高的流产率。张医生说,一般不推荐45岁以上的女性进行试管婴儿治疗,因为风险太大了。据介绍,目前试管婴儿的患者,多控制在43岁以下。

  高龄妈妈如何降低二胎生育风险?如何生个健康“二宝”?采访中,几位妇产科医生一致提醒说,一定要严格做到三点。

  其一,要进行严格的孕前检查。高龄孕产妇应该注意以下几类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贫血、阴道炎、痔疮。因为孕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在激素的作用下,各系统都会相应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有可能会对母体既往的疾病有所影响。患有此类疾病的女性,孕前一定要征求相关科室医生的意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孕期各系统所要承受的负担。市妇儿医院就曾接收过一名患硬皮病的产妇,产妇全身免疫系统病变,一旦生产中出现出血等状况,极易造成全身内脏衰竭,导致生命危险。这样的孕妇根本不适合怀孕。

  其二,孕中一定要进行产前诊断。高龄产妇,因为身体素质的问题,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特别高。医生提醒,尤其要重视疤痕子宫。因子宫的疤痕是纤维组织替代的,其拉伸能力远不及肌肉,在怀孕过程中这些组织拉伸后可能会造成子宫局部的破裂、出血、胎盘植入生长、穿透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每年疤痕子宫再育的孕妇中,因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因素造成产后大出血进行抢救的并不罕见,有的甚至为了挽救生命而被迫实行了全子宫切除术。

  其三,在确定妊娠以后,要尽早到产科建立病历档案,做好身体各项一般基础情况的检查,以便为今后判断身体的变化是否正常提供依据。35岁以上的孕妇还必须做羊膜穿刺检查,这一检查通常在孕16周—20周进行,因为这一时期胎儿小、羊水多,羊水细胞容易培养,又适合做生化测定,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发现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代谢疾病,诊断胎儿有无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在孕25周左右进行B超检查也可以发现脑积水、脊柱裂、唇腭裂、肢体缺失、发育迟缓、羊水胎盘异常、内脏异常等方面的疾患。

  新闻延伸

  哪些人群不适合生二胎?

  人类有两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若RH血型是阴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熊猫血型,发生新生儿溶血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建议不要生二胎。还有父亲或母亲有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等显性遗传病,或者母亲携带杜氏肌营养不良基因等连锁隐性遗传病,也不可生育二胎。 (陈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