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1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海强蛟:

“蓝湾自在小镇”孕育蓝色梦想

  小学生在海洋生物博物馆参观。(严龙 摄)
  惊险刺激的“水上飞人”表演。(强蛟镇供图)
  宁海湾海岛美不胜收。(强蛟镇供图)

  本报记者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蒋 攀

  通讯员   王国杰

  在象山港尾端,拥有30多平方公里海域的宁海湾,宛如一条水晶项链,镶嵌于碧波之中,被誉为华东地区最美的蓝色海湾。横山小普陀、古戏台、渔家风情……这些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元素,展示着强蛟独特的风采,也为这个半岛小镇发展旅游产业抹上了“底色”。一幅“蓝湾自在小镇”的图景正徐徐展开。

  

  辽阔海面上,浪花飞溅。20位专业运动员驾驶水上摩托艇从海面上一跃而起又重重落下来。伴随着马达轰鸣,摩托艇组队在海面上转起了圈,激起层层浪花拍向海岸。惊险刺激的各项技巧表演引得游客阵阵尖叫。宁海湾里上演的速度与激情,为宁海湾湾区旅游文化节划上了句号。 

  以节为媒

  探索“节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本月10日晚,历时近5个月的强蛟镇湾区旅游文化节在习习海风和视听盛宴中圆满落幕。以“自在宁海湾”为主题的首届湾区旅游文化节,在前3届鰆鯃节的基础上,借助3个海洋主题博物馆,融入峡山銮驾、船灯等民俗文化,相继推出航拍摄影大赛、鰆鯃鲜民间烹饪大赛、渔家嫂文艺汇演、青少年传承渔村文化、探寻渔家古村、环象山港青年护海等系列活动。文化节将传统渔俗文化与体验式旅游完美融合,向游客展示了热情好客的强蛟人“爱海、护海、亲海”的情结。

  “作为宁海首个创建湾区经济先行镇,强蛟探索‘节庆+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镇党委书记王照栈表示,借助节庆平台,丰富海洋文化的内涵,提升宁海湾旅游品牌形象,增强海洋旅游产业动能。

  美味海鲜,可以说是强蛟响当当的旅游招牌。尤其峡山、薛岙一带,一直以海产名村著称。用本地捕捞、养殖的精品海产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让他们亲身体验浓浓海味,游客既饱了口福,又饱了眼福。据介绍,强蛟今年搬上桌的特产,主推铜盆鱼、乌贼、毛蚶、石蟹、白虾、毛蚶、牡蛎等本地“船菜”,用现捞海产,以最简单的料理方式,呈现强蛟海鲜的鲜甜。

  从吃到玩,拓展和丰富旅游产品,是今后强蛟镇努力的方向。宁海湾旅游开发公司相关人士说,品尝小海鲜、观赏海岛风光,这些项目过于单一。因此,他们设想引入水上摩托艇等极限项目,以增加趣味性和体验性。此次文化节上推出水上摩托艇表演,就是一次尝试。“宁海湾是个开放水域且面积较大,安全系数高,风高浪急,这些条件有利于摩托艇运动。”一位专业运动员在试玩后如是评价。

  这也给主办方增添了信心。宁海湾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后计划引入帆船、皮划艇等赛事,成立游客体验俱乐部,进一步扩大景区名气。

  眼下,节庆活动虽告一段落,但带来的效应仍在“发酵”。一到双休日、节假日,驱车前来强蛟走走看看的人流,如同海浪,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年初以来,强蛟镇共接待游客5万人,其中海洋生物博物馆人流量2.5万人次。国宾一号等3家渔家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

  乘船登岛

  海岛风光尽收眼底

  强蛟镇拥有12座大小岛屿,自然风景极其优美。可以说,强蛟发展旅游,离不开这些岛屿。

  再过一个月,装扮一新的横山岛就将揭开面纱,对外试营业。

  横山岛,又名小普陀,最高点海拔51米。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岛,皆成横形,状如“山”字,故此得名。

  近日,笔者登上岛屿,先行领略一番海岛风光。岛上茂林修竹,郁郁苍苍,清幽雅静。岛上岩石经长年海涛拍击,成浪蚀崖穴,千姿百态,景物诱人。亭寨遗址、明代镇福庵、小普陀殿宇等古迹保存完好。

  据陪同的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前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海岛游产品进行了升级,增添多个“海趣”旅游项目,游客们可在岛上体验享受人工浴场、水上摩托、沙滩排球、海上捕捞垂钓等新式海上旅游项目。

  横山岛的开发开放,标志着强蛟朝“蓝色旅游”目标又迈出了坚实一步,也为宁海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增添了一道风景。

  渔船是登上横山岛的唯一交通工具。从强蛟码头乘船到横山岛,约半个小时。我们搭乘的是“60号船”,船主尤才兵是当地人,15岁开始一直在海上捕鱼。去年,强蛟镇探索渔民转产转业新模式,依托宁海湾旅游资源优势,试点组建“休闲渔船”船队,规范发展休闲旅游渔业。老尤成了“休闲渔船”船队中的一员,夫妻俩走上了旅游谋生之路。旅客乘船环岛一圈,在船上品味海鲜。这一独具海岛风情的项目吸引了上海、杭州等地旅客的目光,不少外国友人也慕名光顾。目前,强蛟镇已有19艘休闲渔船投入运营。生意好的时候,休闲渔船还得提前预定。

  转行的尤才兵赚钱了。而在游客眼里,海上穿梭的休闲渔船,又何尝不是一道流动的风景。

  据了解,宁海湾岛群开发已被列入我市休闲胜地的重要板块。目前,地处宁海湾的强蛟镇将建成500吨级旅游码头,以及可同时接待2000余人的游客集散中心,这为开发海洋休闲旅游创造了条件。统计显示,近年来,强蛟海洋旅游人数以年20%—30%数量递增,海上休闲旅游前景无限。

  “一核两翼”

  打造湾区发展新引擎

  “西山月色照碧海,峡山潮声入梦来”。

  如今,先行先试的强蛟为实现蓝色梦想,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

  宁海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也让她顺利跻身于浙江湾区经济发展先行队列中。“建设一核两翼,打造宁海湾湾区经济发展引擎。”王照栈对强蛟的未来规划充满信心。

  “一核”,以完善基础设施为核心,夯实发展根基;“两翼”,一方面与宁海科技园区合作,另一方面推进宁海湾旅游。

  强蛟镇以整个象山港区域旅游开发为背景,立足于宁海其他旅游资源的互动互补,提出了打造“蓝湾自在小镇”的顶层设计方案,启动旅游道路、观光平台、休闲一条街,谋划建设海景民宿、海岛民宿等项目,通过PPP建设方式,吸引外部投资。目前已成功对接3家投资商进行洽谈,意向投资12亿元。

  “‘十三五’期间,创建‘蓝湾自在小镇’,建设湾区经济发展先行镇,让浙东这颗独一无二的蓝宝石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王照栈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