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9月22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奋力开创新局面

———致公党宁波市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龚哲明

  通讯员  何 杰

  

  “致力为公”“侨海报国”。致公党宁波市委会牢牢把握立党宗旨,在思想建设、协商建言、组织发展、海外联谊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奋力开创新局面,取得了喜人成绩。

  五年来,致公党市委会被致公党中央授予致公党先进集体、扶贫工作先进集体、参政议政先进集体等称号,并被本党中央聘为“致公党中央参政议政联系点”。

  思想引领气象新

  参政履职,思想先行。

  致公党市委会坚持将思想建设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先导,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举行致公党宁波地方组织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重走致公路、重温致公史”等“同心”系列教育活动,邀请致公党中央老领导作党史讲座,全面回顾中国致公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光辉历程。组织党员参观致公党中央党史展览馆、前往广州等地探访致公党前辈的历史足迹,使大家从历史遗迹、文物史册中追溯致公党的历史源头,感受爱国统一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难,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在感知历史同时,致公党市委会全方位开展思想大讨论等活动,筑牢党员思想防线。先后进行了“三个什么”思想大讨论、“致公情·中国梦”征文、“我身边的致公党员”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并构建完成“刊物、简报、年鉴、网站、公众号”五位一体宣传平台,以刊物讲好宁波致公故事、以年鉴打牢编史修志基础、以新媒体拉近党员沟通距离;开展“三亲”史料的抢救、整理、编辑工作,累计整理史料文稿147篇,近40万字,刊印了《致力为公·同心同行》《老骥伏枥·同心同行》《叶荫叔纪念文集》《宁波致公年鉴》等9本史料文集。

  致公党市委会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深化政治交接、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确保党员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为谱写“中国梦”的宁波篇作出更大贡献。

  紧扣中心履职好

  参政履职,瞄准靶心。

  致公党市委会始终紧扣中心大局建言献策,形成了一批高层重视、党派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参政成果。如聚焦重大决策进行协商监督,围绕“十三五”规划意见征求稿等协商主题提出了44条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搞好调研,是履好职、议好政的基础。五年来,致公党市委会有11件调研材料转化成为致公党中央团体提案提交到全国两会,11件调研材料转化成为致公党省委会团体提案提交到省两会,并连续成为省委会在省两会上的大会发言材料;有36件调研材料被致公党省委会评为年度参政议政优秀成果,位列省内各组织首位。

  致公党市委会提交的《关于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建议》集体提案,提出大力探索实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模式,得到市民政局等办理单位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发布实施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的意见》,吸纳其中的有关建议。《关于加强海外中国公民、华侨华人人身安全的建议》的调研报告,被致公党中央转化为集体提案,并被外交部列为当年1号重点办理提案,由外交部部长王毅亲自办理答复。关于“海洋经济和海岛保护”的系列调研报告,得到时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的批示。《关于构建存款保险制度 稳定金融秩序的建议》被列为中央部委重点答复件。《提升司法判决执行效率,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的调研报告,进一步就完善相关法律供给,对执行管辖、执行手段、执行终结和执行监督等程序进行细化,加大对拒不执行行为的惩处力度等提出建议,被浙江省政协选为当年唯一一件网络直播办理件,7.8万网民在线收看了办理过程。

  围绕“治水”工作重点,致公党市委会开展了专项行动。班子成员带队先后到慈溪、江东、江北、鄞州、象山等县(市)区进行明察暗访,特别是针对跨流域河道共治、城市内河治理等重点,主动沟通政府部门,推动“五水共治”有效落实;主委范谊带队五下爵溪,主动牵线治污企业和专家技术力量,协助破解“治水”中遇到的难题。与此同时,致公党市委会牵头开展了治水投融资机制、河道淤泥处置等多项课题调研,其中《关于水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议》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办理件,环保部等部门为此来浙调研。

  联系“侨”“海”特色显

  “侨”“海”,是致公党的特色,也是优势所在。五年来,致公党市委会力促海内外合作和海外促统工作,打开了新局面,迈上了新台阶。

  致公党市委会领导先后接待北美致公协会、美国健华社、世界洪门南美总会等组织的来访,协办“海外清华学子·鄞州行”与“世界华裔青年走进宁波”等活动,在“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报告会”等重要会议论坛上发言发声,努力为更广泛的侨资、更充分的侨智参与宁波现代化建设搭建桥梁。还依托海联会和企业家联谊会,构建党内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交流平台,并为其创业发展出谋划策、解难分忧。

  关注民生办实事,服务社会暖人心。致公党市委会发动党员积极投身洪涝灾害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重点推进“一结对两基地三下乡”建设,仅定期、定点组织专家党员开展“药学、文化、生活服务”三下乡活动,五年累计服务超2000人次。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